湖南湘江支流鉈濃度超標 官方公布汙染源為水泥廠

近日湖南湘江最大的支流耒水河水質出現異常,官方25日通報指出鉈濃度超標,經調查發現汙染源來自郴州市蘇仙的水泥企業。然而有報導指出附近居民並未得到通知。湘江流域已多次出現鉈超標排放。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近日湖南湘江最大的支流耒水河鉈濃度異常,25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通報指出,16日湖南耒水郴州-耒陽跨市斷面鉈濃度為每公升0.13微克,出現異常。根據中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標準限值每公升0.1微克。

通報指出,經核實,確定污染源為位於郴州市蘇仙區的某水泥生產企業。主要原因為該企業近日拆除舊生產線的窯爐時,窯爐內含鉈灰塵被雨水沖刷後,經雨水排放口流入環境水體導致。並強調「現污染源已被管控」。

通報並指出,已對該企業下游受影響的河段展開控源截流、投放除鉈劑治理、強化水量調度、監控沿線水質指標等措施,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自16日以來下游各水廠出水鉈濃度均在標準內,供水安全未受影響。

據財新網23日報導,耒陽市黃市鎮大河灘村村支書劉洪軍表示,「在一週前接到黃市鎮政府通知,因為上遊的異常情況,導致河水鉈超標,要進行處理,不能下水捕魚」。

法新社25日報導,耒陽附近的居民表示,「大家都在說這個事」,但當地政府從未直接通知水源污染的情況。

香港01報導指出,公開資料顯示,耒水是衡陽地區第二大河流和湘江最大、最長的支流,總長453公里;耒水流經郴州市的汝城縣、資興市、蘇仙區、永興縣,衡陽市耒陽市、衡南縣、珠暉區後匯入湘江。

湘江流域多次出現鉈超標排放和飲用水水源地鉈濃度異常,儘管2020年12月11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曾針對鉈濃度異常推出整治方案,但2020年以來,湘江幹流22個飲用水水源地中,17個出現鉈濃度異常。此外,湖南多地也出現鎘、砷等重金屬超標的現象。

據了解,鉈是無味道的金屬,大多以分散狀態存在於鉛、鋅、鐵、銅等金屬的硫礦中。而且還是一種人體非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通過水、食物、呼吸進入人體,其化合物會導致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等多種疾病的發生,不足1克的鉈就足以令一個成年人死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