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記錄中國 1980年代舊照引發風潮
中日關係跌宕起伏,但由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40多年前拍攝的「你好小朋友」系列攝影集近年在中國成為暢銷書,不受大環境影響。書中呈現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孩童面貌,如同膠卷時代一去不復返,讓不少讀者回味。
距離「你好小朋友」(復刻版)2019年問世已近6年,但其周邊文創產品和推廣活動沒有停歇。
正在上海展出的「儂好—秋山亮二攝影作品展」剛開幕,展期至5月上旬,前來觀展的民眾,有的揹著文創品書包前來,有的說自己每本攝影集都有買,顯然不少人是粉絲。他們中有些人就跟書中孩童一樣,在1980年代度過童年,同時也有更多年輕人用欣賞的眼光,想像自己出生前的社會。
催生這本書的出版人夏楠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個系列一共有3本攝影集,銷量合起來達3萬冊,就攝影書來說算是賣得相當好。即使中日關係近年有各種風風雨雨,但此書的銷售情況並沒有特別受影響。
這個系列算是中日合作的成果,並且誕生在特殊的年代。攝影師是日本人,拍攝的對象是中國孩童,多年後由中國人在日本創立的出版社「青艸堂」出版。
「你好小朋友」原是1983年出版的攝影集。當時日本小西六株式會社(後來的柯尼卡美能達)為了推廣櫻花牌軟片(後稱柯尼卡軟片),委託秋山亮二到中國拍攝以兒童為主題的攝影集,出版後主要作為公司送給客戶的禮物,還有1000本是贈送給當初協助安排拍攝事項的中國攝影家協會。
在秋山亮二事後的記述裡,不諱言當年拍攝行程由中方安排,甚至抵達不同城市機場後,迎接的小朋友已經化好妝等待的情況 。不過,作為攝影師,他仍會「在擺拍中擇機抓拍」、「在限制中創造機會」。他說,自己會利用清晨和傍晚,在規定的行程外,獨自走上街頭拍照,這樣的照片也收錄了不少。
在中國書評網站豆瓣上,有讀者留言,「它(「你好小朋友」)所體現出來的,並非單一的,消失的,被緬懷的童真,而是中國形象之廣大,積極向上生命力之湧動,不是今天越來越像、渾然一個樣的城市面目,對鄉村、大自然的破壞和失敗改造。人們追憶30年前的時光,是否會認真想下:我們又正在拿著什麼東西,去交給下一代人」。這本書在向來評價苛刻的豆瓣網站上,獲得了9.6分的高分。
夏楠是這系列書籍得以問世的關鍵人物。她過去在中國有多年編輯攝影作品、訪談攝影家的經驗,這次做出幫復刻版「你好小朋友」換封面的重要決定,使新書第一眼就能打動讀者。
隨著攝影集受到歡迎,她又以編輯之眼繼續與秋山亮二討論,從當年在中國拍攝的8000張照片中挑選,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出版「光景宛如昨」和「往事成追憶」兩本續集,並在2023年出版別冊「遇見」,對這系列的背景做出完整說明,並附上相關訪談。屬於1980年一代小朋友的影像故事,終於告了一段落。
不過,夏楠的眼光又發現了「新」東西。她在秋山亮二當年各種行程空檔中抓拍的中國城市樣貌中,看到了屬於改革開放初期朦朧的希望感,因此決定今年會再出版一本攝影集「中國1981-1982」。她形容,書中照片呈現出「早晨帶著薄霧氣息、一個剛剛甦醒的中國」。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因為喪妻受打擊的秋山亮二,可以因為投入新的出版計畫而振作精神。
做事嚴謹而講究細節的夏楠,曾被她的日本同事形容「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即使如此,她在2017年移居日本後,也曾茫然於未來的道路,後來成立了出版社,一路上彷彿被無形之手推動著,「你好小朋友」成為其創業作。
她當時想,「如果做不起來,大不了把房子賣了回到中國」,沒想到大獲成功。日本放送協會(NHK)2019年曾拍攝影片,紀錄秋山亮二在中國的讀者見面會,以及他和當年拍攝對象在中、日兩地重逢的情景。
「潤」(離開)出中國的話題近年很熱門,不同的是,夏楠早在10多年前因緣際會便開始學習日語,目前以經營管理簽證在日本居留。她說自己無意改變國籍,事實上,為了出版業務經常需要往返京都和上海,現有的身分和狀態,更能讓她保持對兩地文化和社會的敏感性。
距離「你好小朋友」(復刻版)2019年問世已近6年,但其周邊文創產品和推廣活動沒有停歇。
正在上海展出的「儂好—秋山亮二攝影作品展」剛開幕,展期至5月上旬,前來觀展的民眾,有的揹著文創品書包前來,有的說自己每本攝影集都有買,顯然不少人是粉絲。他們中有些人就跟書中孩童一樣,在1980年代度過童年,同時也有更多年輕人用欣賞的眼光,想像自己出生前的社會。
催生這本書的出版人夏楠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個系列一共有3本攝影集,銷量合起來達3萬冊,就攝影書來說算是賣得相當好。即使中日關係近年有各種風風雨雨,但此書的銷售情況並沒有特別受影響。
這個系列算是中日合作的成果,並且誕生在特殊的年代。攝影師是日本人,拍攝的對象是中國孩童,多年後由中國人在日本創立的出版社「青艸堂」出版。
「你好小朋友」原是1983年出版的攝影集。當時日本小西六株式會社(後來的柯尼卡美能達)為了推廣櫻花牌軟片(後稱柯尼卡軟片),委託秋山亮二到中國拍攝以兒童為主題的攝影集,出版後主要作為公司送給客戶的禮物,還有1000本是贈送給當初協助安排拍攝事項的中國攝影家協會。
在秋山亮二事後的記述裡,不諱言當年拍攝行程由中方安排,甚至抵達不同城市機場後,迎接的小朋友已經化好妝等待的情況 。不過,作為攝影師,他仍會「在擺拍中擇機抓拍」、「在限制中創造機會」。他說,自己會利用清晨和傍晚,在規定的行程外,獨自走上街頭拍照,這樣的照片也收錄了不少。
在中國書評網站豆瓣上,有讀者留言,「它(「你好小朋友」)所體現出來的,並非單一的,消失的,被緬懷的童真,而是中國形象之廣大,積極向上生命力之湧動,不是今天越來越像、渾然一個樣的城市面目,對鄉村、大自然的破壞和失敗改造。人們追憶30年前的時光,是否會認真想下:我們又正在拿著什麼東西,去交給下一代人」。這本書在向來評價苛刻的豆瓣網站上,獲得了9.6分的高分。
夏楠是這系列書籍得以問世的關鍵人物。她過去在中國有多年編輯攝影作品、訪談攝影家的經驗,這次做出幫復刻版「你好小朋友」換封面的重要決定,使新書第一眼就能打動讀者。
隨著攝影集受到歡迎,她又以編輯之眼繼續與秋山亮二討論,從當年在中國拍攝的8000張照片中挑選,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出版「光景宛如昨」和「往事成追憶」兩本續集,並在2023年出版別冊「遇見」,對這系列的背景做出完整說明,並附上相關訪談。屬於1980年一代小朋友的影像故事,終於告了一段落。
不過,夏楠的眼光又發現了「新」東西。她在秋山亮二當年各種行程空檔中抓拍的中國城市樣貌中,看到了屬於改革開放初期朦朧的希望感,因此決定今年會再出版一本攝影集「中國1981-1982」。她形容,書中照片呈現出「早晨帶著薄霧氣息、一個剛剛甦醒的中國」。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因為喪妻受打擊的秋山亮二,可以因為投入新的出版計畫而振作精神。
做事嚴謹而講究細節的夏楠,曾被她的日本同事形容「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即使如此,她在2017年移居日本後,也曾茫然於未來的道路,後來成立了出版社,一路上彷彿被無形之手推動著,「你好小朋友」成為其創業作。
她當時想,「如果做不起來,大不了把房子賣了回到中國」,沒想到大獲成功。日本放送協會(NHK)2019年曾拍攝影片,紀錄秋山亮二在中國的讀者見面會,以及他和當年拍攝對象在中、日兩地重逢的情景。
「潤」(離開)出中國的話題近年很熱門,不同的是,夏楠早在10多年前因緣際會便開始學習日語,目前以經營管理簽證在日本居留。她說自己無意改變國籍,事實上,為了出版業務經常需要往返京都和上海,現有的身分和狀態,更能讓她保持對兩地文化和社會的敏感性。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3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