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橋懸掛爭民主布條 27歲青年梅世林已遭刑拘
美媒報導,15日凌晨在四川成都人行天橋掛上「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等3幅布條者,是現年27歲的青年梅世林,但事後即告失聯。知情人士透露,梅世林已被刑事拘留,警方並在調查他是否與海外有聯繫。
綜合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及網路訊息,梅世林1998年1月生,家住四川省沐川縣,事發前是「深圳大視野志遠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員工。
海外異議人士杜文表示,事發當天,梅世林曾將一段全長僅13秒的影片、現場照及身分證照發送給他,並指「這個標語我已經準備一年了,希望幫忙傳播一下」。他雖勸告梅世林離開中國,但梅世林堅持留下,並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活得太委屈了」,「要吶喊,哪怕粉身碎骨」。
根據報導,成都一名知情人士秦姓民眾證實,布條是梅世林懸掛的,而當局對事件極為緊張,正在調查梅世林有沒有海外背景。如果有,就會交國安單位處理;如果沒發現「勾結外國勢力」的實質證據,就繼續由成都警方處理。
秦姓民眾說,自梅世林懸掛布條後至今近半個月,整個成都的公安系統都高度緊張,就怕事情重演,「公安局長就別幹了」。
成都另一名知情人士楊姓民眾也證實,梅世林已被警方刑事拘留,並透露梅世林任職上述科技公司期間面臨勞資糾紛,且受到不公平對待,雖然向政府部門反映尋求協助,卻遭到漠視。
報導指出,法界人士陸沉淵認為,以目前中國政治環境判斷,梅世林可能被控「尋釁滋事罪」,因為官方「不想給你一個更加光榮的罪名」,例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或顛覆國家政權等罪,而是傾向將此案「去政治化」,降低政治意義,所以用「尋釁滋事罪」指控的可能性很大。
楊姓民眾認為,中國社會處在高壓狀態,許多年輕人對現實不滿和反彈的情緒正在持續升高,這樣的「壓力鍋」讓中國年輕人對社會和整個政治體制,開始有了反思。
15日凌晨,成都茶店子客運站外的人行天橋被掛上3幅寫著「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人民不需要一個權力不受約束、責任不可追問的政黨」、「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就沒有民族復興」的白底紅字直布條,引發關注,被視為是2022年10月異議人士彭載舟在北京四通橋懸掛異議布條的翻版。
綜合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及網路訊息,梅世林1998年1月生,家住四川省沐川縣,事發前是「深圳大視野志遠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員工。
海外異議人士杜文表示,事發當天,梅世林曾將一段全長僅13秒的影片、現場照及身分證照發送給他,並指「這個標語我已經準備一年了,希望幫忙傳播一下」。他雖勸告梅世林離開中國,但梅世林堅持留下,並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活得太委屈了」,「要吶喊,哪怕粉身碎骨」。
根據報導,成都一名知情人士秦姓民眾證實,布條是梅世林懸掛的,而當局對事件極為緊張,正在調查梅世林有沒有海外背景。如果有,就會交國安單位處理;如果沒發現「勾結外國勢力」的實質證據,就繼續由成都警方處理。
秦姓民眾說,自梅世林懸掛布條後至今近半個月,整個成都的公安系統都高度緊張,就怕事情重演,「公安局長就別幹了」。
成都另一名知情人士楊姓民眾也證實,梅世林已被警方刑事拘留,並透露梅世林任職上述科技公司期間面臨勞資糾紛,且受到不公平對待,雖然向政府部門反映尋求協助,卻遭到漠視。
報導指出,法界人士陸沉淵認為,以目前中國政治環境判斷,梅世林可能被控「尋釁滋事罪」,因為官方「不想給你一個更加光榮的罪名」,例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或顛覆國家政權等罪,而是傾向將此案「去政治化」,降低政治意義,所以用「尋釁滋事罪」指控的可能性很大。
楊姓民眾認為,中國社會處在高壓狀態,許多年輕人對現實不滿和反彈的情緒正在持續升高,這樣的「壓力鍋」讓中國年輕人對社會和整個政治體制,開始有了反思。
15日凌晨,成都茶店子客運站外的人行天橋被掛上3幅寫著「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人民不需要一個權力不受約束、責任不可追問的政黨」、「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就沒有民族復興」的白底紅字直布條,引發關注,被視為是2022年10月異議人士彭載舟在北京四通橋懸掛異議布條的翻版。
- 記者:中央社台北28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