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我們中國人」爭議:兩岸身分認同的歷史文化淵源

近期台灣藝人身分認同爭議,在論壇引起不少討論,五月天、歐陽娜娜等多名台灣藝人近日在中國活動時表示「我們是中國人」,引發社會討論。總統賴清德回應表示感到不捨,台灣藝人在他國必須承受相關壓力,呼籲國人多加諒解體諒。不過,前總統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認為,就歷史文化與中華民國憲法而言,兩岸人民本來就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不該把身分認同和言論自由混為一談。



金門防衛指揮部日前在二膽島拾獲疑似中共無人機投擲的政治文宣,顯示在總統就職後,中共除了軍事演習施壓外,也持續對台進行認知作戰。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指出,藝人表態並非單一事件,從軍演、國會改革、台灣藝人表態等,都是520後中共欲從內到外削弱台灣的一連串行動,幕後應有習近平與王滬寧的指示,台灣須嚴加提防因應。



身分認同向來是台灣社會敏感的議題。蕭旭岑表示,台灣人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認同,但他提醒,身分認同的背後有著無法改變的歷史文化淵源。兩岸同文同種,都是炎黃子孫,也都奉行中華文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稱自己是中國人並沒有錯。不過,台灣社會應該繼續探討如何在堅持台灣主體性的同時,也能與對岸保持良性互動。



台灣政府除了協助藝人在海外發展,給予必要支持,更應透過多元管道與對岸溝通,化解誤解促進了解。兩岸關係須在尊重歷史、維護和平的前提下,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共創雙贏。唯有台灣內部團結一致,凝聚共識,才能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立於不敗之地。台灣前途須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切莫讓狹隘的政治對立模糊了我們的視野。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