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設德國晶片設計中心 美智庫:開徵「晶片稅」美10年損失上兆美元


台積電設德國晶片設計中心 美智庫:開徵「晶片稅」美10年損失上兆美元

(菱傳媒/綜合報導)台積電今(德國27日)宣布將在德國慕尼黑成立晶片設計中心,預計今年第3季啟用,支援歐洲客戶開發電動車、自駕系統與工業物聯網等領域的高效能晶片。德國官方表示,這項投資有助強化歐洲半導體戰略自主,並帶動當地就業機會。這是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成立研發中心後,在歐洲設立的首座晶片設計中心,今天清晨收盤的台積電ADR上漲近3%,收197.72元。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一直揚言要針對晶片課徵關稅,繼台積電表態希望川普不要徵收關稅,否則會影響台積電到美國投資進度後,美國本地的華府公共政策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21日發布「半導體關稅如何傷害美國經濟與數位產業領導地位」報告,評估如果25%的半導體關稅持續10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累計將損失1.4兆美元,約為第10年GDP的4.8%。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總經理狄波特(Paul de Bot)今天在年度技術論壇歐洲場宣布,台積電將在慕尼黑設立晶片設計中心,協助歐洲客戶設計應用於汽車、人工智慧和工業物聯網等高效能晶片。

德國官方對此展現高度期待。巴伐利亞邦經濟部長艾萬格(Hubert Aiwanger)表示,台積電落腳慕尼黑,顯示該邦在微電子領域具高度吸引力,有助鞏固德國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的地位。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總經理布勞內(Julia Braune)則第一時間表達歡迎,認為這是對德國工程技術與創新環境的肯定,未來將為當地創造更多高附加價值工作機會,並強化歐洲半導體產業戰略自主。

慕尼黑為德國半導體研發重鎮,除英飛凌(Infineon)總部設於當地,蘋果公司2021年也在此設立歐洲晶片設計中心,台灣晶片設計業者瑞昱半導體則於2023年設立辦公室,就近服務歐洲汽車產業客戶。

台積電與博世(Bosch)、英飛凌和恩智浦(NXP)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並於去年8月在薩克森邦(Sachsen)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舉行新廠動土典禮,預計2027年投產,主要生產車用晶片。

該廠總投資金額超過100億歐元(約新台幣3563億元),其中約50億歐元由德國政府補助。據悉,明年將有逾500名台積電工程師進駐德勒斯登廠區,台積電、薩克森邦政府與台灣官方正就交通、住房、醫療與子女教育等議題密切溝通,協調支援與配套措施。

除爭取台積電扮演要角的國際半導體投資,德國政府也配合歐盟推動的「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與「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持續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進一步推動其核心製造業汽車工業,發展面向未來的電動車與自動化駕駛。



另外,美國總統川普2月揚言對進口晶片課徵25%的關稅,相關單位於2個月後依「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發起半導體產業調查,關稅細節尚未出爐,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半導體高度發展國家無不繃緊神經。

「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以10年連續徵收25%的晶片關稅來看,報告推估經濟萎縮所損失的稅收,大於關稅收益,美國政府將損失1650億美元的淨稅收;美國人均生活水準在第一年將損失122美元,10年累計達4208美元。

AI、汽車等重要產業的影響方面,報告指出,半導體成本的增加將提高訓練AI模型的成本,削弱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中國將持續大力補貼AI與半導體產業,使得中國企業能在不受相同成本限制下擴展AI實力,有機會取得主導地位。

如果汽車製造業者採取第一種選擇,該智庫在報告中表示,消費者將「立即有感」,半導體是美國汽車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依賴程度更高。預計到2030年,每輛車所安裝的半導體價值將增加至4000美元,比2020年高出800%。高成本將更加衝擊對美國科技競爭力至關重要的電動車產業,因為其所需的半導體數量是傳統汽車的20倍。



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已於5月初致函美國商務部提交意見,強調支持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發展符合美國安全利益,並呼籲豁免半導體相關關稅。



更多新聞:



京華城證人交互詰問尚未結束 柯文哲再度延押2個月



「蕭」太難寫?罷團控南投選委會以簽名潦草不當剔除連署書 中選會:將行政調查


菱傳媒原始網址:台積電設德國晶片設計中心 美智庫:開徵「晶片稅」美10年損失上兆美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