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外勞、拚自駕 疏解客運駕駛荒

工作超時,還要受到乘客非難,客運司機人數逐年下降!國民黨立委林沛祥20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說,自動駕駛有助於解決駕駛荒,政府的態度為何?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回應說,高雄、台南都已經有做自駕的示範營運,未來也會持續投注經費。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則建議引進外籍駕駛,補足相關人力短缺的問題。



16案自駕車實驗

陳彥伯表示,自動駕駛技術於國內外都處於發展階段,國際也正在討論相關的安全法規。他強調,為了因應自駕車技術發展,國內107年已訂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相關部會更已核准16案自駕車計畫進行沙盒實驗。



林沛祥質詢時指出,過去曾責成相關部會提高客運駕駛的相關福利,因為司機職業很辛苦、還會遭到乘客責難,沒人想擔任司機,未來自動駕駛勢必成為趨勢,經濟部或交通部的態度為何?



公車自駕先行

經濟部產發署長連錦潭表示,目前高雄亞灣新創園、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都有自動駕駛的示範營運,但因為相關技術不是很成熟,經濟部有投入科技經費,協助廠商研發自駕車技術。



陳彥伯指出,自動駕駛技術盼優先聚焦於電動大客車,如過去申請沙盒實驗的案件當中,有12件都是關於公車輔助駕駛,但因為自駕技術都還在發展當中,所以還需要發展時間。



引進外勞解駕駛荒

萬美玲則指出,交通部曾針對駕駛不足的狀況,提出擴大徵才方案,盼招募客運駕駛1800人、遊覽車駕駛3000人,該方案更延長到114年2月、提高相關補助津貼。她表示,不過至今僅招募到客運駕駛1030人、遊覽車駕駛125人,達成率僅29%,相當不理想。



陳彥伯表示,這方案會持續辦理。萬美玲質問,以目前狀態來看,有機會達成目標嗎?陳彥伯表示,需要相當努力,且目前資料來看,招募到的駕駛已經攀升至1600人。



萬美玲說,全國駕駛人數其實逐年下降,擴大徵才計畫實施以來,仍然是不增反減,為了解決駕駛荒的問題,是否借進日本引進外籍駕駛的做法。陳彥伯表示,引進外籍駕駛牽涉我國勞動力市場政策,需要跟勞動部進行評估與討論。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