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AI狗公開 可即時監控與回傳

台灣第一隻機器狗正式出爐,已具備環境觀察與回報功能!由台大機械系團隊自主研發的兩款AI機器狗Oliver(寵物型)與Dustin(工作型)29日亮相。兩隻狗在團隊的操作下,分別進行繞圈圈、左右搖擺等動作,還爬到記者面前討拍,十分有趣。機器狗身上還配有鏡頭,可用VR眼鏡看到機器狗的視角。



機器狗 用途廣泛

其中Dustin未來將應用於工業巡檢與物品遞送,透過AI自主導航(避開障礙物)、巡檢與人機互動與動作生成,搭配工業用途感測器與Line Bot即時訊息傳送,未來會加強防水、防塵,甚至是防爆功能,應用在自駕物流、災害救援。團隊透露,希望能在年底成功爬樓梯,未來還可不用人工操控,自主運行。



台大機械系教授郭重顯表示,用機器人減少人力負擔、提升生產效率與彈性已經行之有年,而機器狗國外已經看到產業價值,包括用於電網巡檢、物流配送與地鐵隧道與管線養護檢修。但我國因工業用機器狗昂貴、客製化服務、系統整合有障礙與AI開發技術不足等原因,遲遲無法導入機器狗。



能克服障礙是關鍵

郭重顯說,機器人克服地形障礙的能力仍是挑戰,尤其是傳統產業與製造業,很難像高科技廠房設置完善機器人應用環境,導入可克服地形障礙的機器狗已成為機器人產業當前顯學。



他強調,盼透過研發,讓國內企業參考,並建立組合式模組軟體架構,讓機器狗可以在地化,並建立相關產業。



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志鵬表示,這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AI機器狗,且國內研發成本可比國外低很多。被媒體問到價格問題,郭重顯也坦言確實是挑戰,未來希望能爭取國內廠商在關鍵零組件合作,在地化生產可降低不少成本,並在不同場域都進行試驗,適應各類環境。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