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作者:張成旭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28 00:00:00

<內容簡介>

一本讓你從憤怒和罪惡感中解脫出來的書
當父母能管理好脾氣,孩子就能幸福成長

★韓國書評網YES 24讀者9.8分好評★

「會打罵孩子不是我的錯,都是他們講不聽!」
「為什麼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是皮在癢嗎?!」
「今天這麼累,孩子還來煩我,忍不住就罵人了。」
相信沒有父母喜歡對孩子發脾氣,但這些暴走卻經常發生,等到憤怒消退,往往又會自責是不是傷害了孩子。

【很多時候憤怒的源頭並不是孩子,而是自身童年未癒合的傷】
我們要先找出自身情緒的來源,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書中對此有深入淺出的說明,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 永遠認為孩子「還不夠好」,並因此發怒的父母,可能有自我價值不足的情況
◆ 生氣理由和強度沒有一致性的父母,多半情緒調節能力不成熟
◆ 內心有不安全感的父母,常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只要孩子不順從就會暴走

【比起練習不生氣,更該練習好好生氣】
韓國教養專家張成旭教授本身也是雙寶媽,不否定「生氣」的價值和必要性,因此在書中提出如何高效生氣,讓爸媽既可以達成教養目的,又不會破壞親子間的情感:
◆ 不使用「你總是」、「每次都」、「你竟敢」等用詞傷害或貶低孩子
◆ 希望孩子改進,避免使用「激將法」,改用能拉近心靈的「三階段對話法」
◆ 「回聲對話法」能讓孩子覺得被同理,不僅親子衝突降溫,更能好好溝通
◆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有時候「不做反應」會比「過度反應」來得有效

成為「好爸媽」之前,必須先當個「幸福的我」, 而成為「幸福的我」到底需要些什麼?哪些是妨礙幸福的事,以及如何安慰自己,本書都是必要的指南,不僅教養上能事半功倍,也能以身教為子女上寶貴的日常情緒處理課。

★專家推薦:

王麗芳(作家、親子工作室負責人)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 創辦人)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自序/能健康地表現怒氣的媽媽,子女也能幸福成長

第一章 我什麼時候對孩子發脾氣?
未曾被治癒的童年傷痛
沒完沒了的育兒與家務事
看到未達到期望的孩子就生氣
和我一樣、和我不一樣所產生的負面情感
不成熟的媽媽,拿孩子發洩怒氣
孩子不聽話就會生氣、煩躁

第二章 「生氣」到底是什麼?
是不請自來的客人,還是隱藏在我內心的老房東
越生氣越火大
偽裝高超的另一種臉孔
我是對的,是你錯了

第三章 如果父母經常發脾氣,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縮小者」與「擴大者」的對決
以負面情感看待一切的結果,成為憂鬱的孩子
大聲咆哮的父母塑造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塑造撒謊成性孩子的父母
為了討好父母而製造的「假我」
莫名其妙被罪惡感折磨的孩子
暴力父母底下的暴力孩子
總是感到匱乏的孩子

第四章 事先做好準備,不要傷了孩子的心
理解並承認心中的怒氣
斬斷反覆生氣的循環
寫情感日記
在哺乳腦和人智腦中選擇
預先防備「食人魚時段」
在與子女的「愛的存摺」中增加餘額

第五章 如果實在控制不了怒火
最簡單的同理心對話法,回聲對話法
避免普及化的指責
說話並非為了造成傷害,而是為了治癒
適當地踩剎車,必要時退一步
有時不一定要做反應
試試拉攏心靈的對話
孩子的情感都允許,但在行動上設限
孩子生氣的時候,立即見效的五種緊急處置方法

結語/如果好好控制怒火, 像辮子一樣扭曲的親子關係就能順順地解開了

<作者簡介>

張成旭(장성욱)
高麗大學教育學系畢業後,進入電視台擔任節目製作人,後來在首爾神學大學、火炬三一神學大學(Torch Trinity Graduate University)、科恩大學(Cohen University)等進修,取得心理諮商學博士學位。
擔任電視節目製作人時期,主要製作兒童節目如《叮咚叮幼稚園》、《育兒日記》等。取得心理諮商學位後,便成立「拉法家庭心理諮商中心」,並以心理諮詢專家身分參與許多節目,如《輕撫我的心》、《孩子變得不一樣了》、《四周後.愛》。同時也在首爾家庭法院擔任諮商專門委員、子女教育委員等。
目前為京畿大學社會教育學院教授,並活躍於各公私立幼稚園、學校、企業、教會等,以父母為對象進行演講,同時也持續為心靈受傷者提供諮商,為天下所有家庭、親子祈禱幸福。
另著有《改變孩子壞習慣的5.3.3奇蹟》(暫譯)一書。

Youtube:힐링맘코칭맘TV
Instagram:@sujang010

譯者: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記者、公關、企劃。譯有《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飛機雲》、《若有來生》、《破果》、《我是遺物整理師》、《外面是夏天》等。
工作聯繫:yenchu18@gmail.com

★內文試閱:

‧作者序

能健康地表現怒氣的媽媽,子女也能幸福成長

辭去表現優異的電視台工作,成為幸福的媽媽
「是真的嗎?哇!那我是不是應該請你簽名啊?」
聽完講師介紹後,父母們通常會有這種反應。我曾經在電視台工作過,擔任兒童節目製作人。我製作過《叮咚叮幼稚園》(譯註:韓國教育廣播電視台EBS的節目),在裡頭出現的「噹噹」和「噹噹爸爸」就是由我企劃塑造出來的角色。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很想把工作、育兒、家務都做好,希望在公司因工作能力很強得到肯定,也把家庭顧得很好。但是太過勉強的結果,我把自己操得死去活來,身體大出狀況,一想到「如果我現在死了」,那麼電視節目、名譽、金錢都沒有意義,只會看到我那兩個小寶貝傷心地哭。這世上還有誰會像我這樣愛著那兩個孩子,答案是「沒有!」於是便遞出了辭呈。「終於可以親自養育我的寶貝了!現在起我也可以在下雨天撐著傘在校門口接孩子了!」當時的我心裡真的很開心又激動。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媽媽」這個角色:火爆的性格、容易情緒化的行動和神經質的溝通方式。同時,「我是對的,你錯了」的錯誤想法成為我的信念,總是強迫周圍的人按照我的意思改變,這樣才能安心。我努力成為一個好媽媽,但實際上並不容易。心情好或是孩子聽話時,我可以是個親切和藹的媽媽,但情況相反時,又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未達到標準的媽媽,因此經常感到失望和挫折。
有一天,電視台的後輩來家裡,我偶然聽到孩子對她說:「我媽媽什麼時候要去電視台上班?我希望她趕快去上班。」我心想:「這樣不對!」於是決定申請心理諮商研究所進修。雖然我本身有很多問題,當時卻認為是孩子的問題比較多,不過第一學期還沒念完,我就明白一切問題其實都是從「我」開始的。
成為「好媽媽」之前,必須先當個「幸福的我」。我想幫助媽媽們了解及面對:成為「幸福的我」到底需要些什麼?我想告訴她們,哪些是妨礙幸福的事,以及如何安慰自己。告訴她們在孩子的成長和情緒變化中,做什麼對孩子來說是毒藥,什麼是良藥。
基於以上理由,我現在不再是電視人,而是透過「諮商及教育」,過著與天下媽媽們共享悲傷與痛苦、喜悅和治癒的感動人生。

在請從憤怒和罪惡感中解脫出來
在與父母諮商的過程中,出現最多的話題就是「憤怒」和「罪惡感」,這二個名詞就像好閨密一樣總是一起出現。應該有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對孩子大發雷霆之後,在孩子睡著時抱著他們哭著說對不起、媽媽下次再也不會了――我也曾那樣。
雖然不想對孩子發脾氣,希望以理性的方式好好溝通,但實際上並不容易做到。自己覺得好像也還沒嚴重到必須去心理諮商的地步,那該怎麼辦呢?我看到不少父母因此感到鬱悶實在很心疼,另一方面看到孩子常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被父母的話語和行動所折磨、受到傷害,更讓人覺得不捨。
經常被問是不是生氣了的父母;動不動就發火的父母;一生氣就不分青紅皂白挑剔的父母;無法控制怒氣的爆怒型父母;只有孩子哭了才會停止發怒的父母;總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特別生氣的父母;愛抱怨的父母;憂鬱的父母;總是先看到負面事情的父母;心理太脆弱無法生氣的父母――不管是哪一種,希望所有願意學習控制好自己脾氣的父母,都能讀這本書。
我相信讀完這本書時,各位肯定都會成為能好好管理情緒、充滿自信和有意志力的爸爸媽媽。

父母能管理好脾氣,孩子就能幸福成長
來到諮商室的父母,他們痛苦的根源,大多是來自於自己兒時未癒的傷口,怒氣就是從那個傷口噴發出來。由於長時間不理會,傷口化膿,甚至出血,還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自己和家人都很難受。
這本書裡舉了許多憤怒的父母和受盡苦難的孩子們之間的故事;既是我的故事,也是各位的故事。並非叫你不要生氣,而是告訴你如何健康表現出生氣的情緒。我收集了許多實際事例,稍微進行修改重編,讓讀者能夠理解並在生活中嘗試。這不是一本單純的生氣指南,是從憤怒情緒產生之前就開始探討,包含生氣的模式和原因分析,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第一章從時代、心理、環境等角度分析媽媽們什麼時候會對自己的孩子發火;第二章則是找出生氣的原因和隱藏在背後的情感分析,還有表面上沒有發脾氣,卻用其他方式發洩所隱藏的危險。第三章則是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如果媽媽總是常常亂發脾氣,對孩子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幫助你了解孩子的心理;在第四章中介紹如何「設計」生氣的基礎工作,以及平時就能做的日常處置,這一章同時準備了一些思考問題,希望可以在讀者們的實際生活中給予幫助。第五章是生氣當下可以進行的應對方法,以及緊急處理方法。
童年應該在幸福中度過,如果父母總是常常生氣煩躁、對什麼事都不滿意,那麼孩子如何擁有幸福的體驗呢?若孩子總是被隨意對待,又怎麼會覺得自己是珍貴的存在呢?若不想讓孩子在童年時留下傷害,現在就立刻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的誕生,是基於我對所有被稱為「媽媽」的人,以及孩子們的愛,並以我的專業知識以及經歷過的痛苦經驗中的收穫為種子,加上愛所編寫而成的書。希望這本書能從根源杜絕在熟睡的孩子枕邊流淚道歉的事。
期望成為你們的良師益友。

‧推薦序

在婚姻、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有太多不順意的事,有時為了委曲求全,有時為了忍讓息事,有時尷尬說不出口……但是忍住的情緒傷身又傷心,也讓身邊的人承受著壓力,捨不得對家人的愛被隱忍的情緒消磨,只有找出問題發對脾氣、好好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適度的發洩和表達情緒,讓對方也審度自己的態度,才能找到相處的方式。我跟著《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這本書去檢視自己的情緒、找出生氣的原因、選對生氣的方式、思考發脾氣的後果。──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如何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很重要的功課之一,如果自以為是地想用原生家庭的經驗來管教孩子,通常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舉例來說,在我們成長的年代哪有這麼多3C的問題,但現今卻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教養挑戰。
在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處理憤怒戰略方法」,相信只要反覆練習就能內化成自然反應,在管教孩子與覺察自身狀態的能力上必可大大提升喔!──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 創辦人)

閱讀這本書,你會知道,這些慣性又自動化的情緒失控,常來自童年未被療癒的傷,以及沒被好好善待的需求。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不單單教你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更近一步帶你看懂情緒的真正來源。最後,你會知道,真正該好好陪伴的,是自己的情緒。唯有懂得陪伴與安頓自己,才有能力與孩子一起度過每個情緒風暴的片刻。──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摘文

沒完沒了的育兒與家務事

因為等待而疲憊的孩子並沒有錯
「媽媽,念故事給我聽。」
一轉頭,六歲的孩子拿著書站在我身後,而我手上正忙著處理下班時順便買回來的晚餐材料。
「媽媽現在很忙,等等吃過晚飯之後再念給你聽。」
吃過晚飯,正在整理餐桌時,孩子又過來仰頭看著我:「媽媽,可以念了嗎?」臉上滿是期待。我說:「現在很忙,等媽媽把碗洗好再念。」我真的忙到希望把一秒鐘切開來用,但孩子看起來有點沮喪。
洗碗時,突然發現孩子不知什麼時候又拿著書站在旁邊,正好擋在我做家事的動線上。「不要在這裡擋路,你會撞到媽媽啊!」我不自覺將心中的煩躁情緒隨口吐露出來,孩子垂頭喪氣地到餐桌邊坐下。
看到那個樣子,我不知怎麼地火氣開始冒上來。我要洗碗、要燙衣服、還要做從公司帶回來的工作,再加上我現在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痠痛,實在很想躲開一切躺下來,什麼都不要管,然而我的孩子用失望的臉看著我,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似乎沒有耐心再等下去,又走到流理台來。
「媽媽,我還要等多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說:
「媽媽很忙,你也看到了不是嗎?碗洗好之後還要晾衣服、要看劇本,而且我很累,可以先讓我休息一下嗎?」
我刻意壓低聲調緩緩地說,但聲音中其實帶著非常重且壓抑的憤怒,我對一直希望事事做得完美、卻弄得又忙又累的自己感到生氣;對只會關在書房裡做自己事情的老公感到生氣;對一整天想著媽媽、等著媽媽的孩子感到心疼可憐而對自己生氣。孩子似乎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轉身走開了。看著孩子轉身離去的背影我心裡一緊,但是真的好忙又好累。
洗好碗,心想著至少先念一段故事給孩子聽也好,走進房間,孩子已經抱著書睡著了。我輕輕撫摸他的臉龐哽咽地說對不起,怎麼不再多等媽媽一下呢?
哽咽的記憶歷歷在目,即便事過境遷,只要一想起當時的狀況,仍會感到心痛而流淚。

生氣的原因在其他地方
三餐都要洗菜、切菜,吃飽了還要洗碗;衣服要洗要晾還要摺好放進抽屜裡,日復一日重複消耗性的工作,即便努力做得再好也不容易被發現,這就是家務事的特性。
不管怎麼做都做不完,但今天的家事要全做完才能好好地睡,實在很難顧及孩子的需求。夜深了,孩子別說乖乖睡覺,他們活力十足地喧鬧,把打掃好的地板又弄亂,而丈夫對辛勞的妻子視而不見,只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妻子的耐性已經見底了,憤怒頓時湧上心頭:「你想休息,我也想好好休息啊!但要做的家事還堆得像山一樣高,為什麼這些事只有我在做?」「我到底算什麼?你沒看到我現在在晾衣服嗎?」「你去顧一下孩子不行嗎?」心裡充滿怨氣真想一吐為快,但若像子彈一樣爭先恐後掃射出來,肯定會跟丈夫吵架,若是真吵起來心裡只會更煩躁,倒不如還是別吵的好。這時,又聽到老么大哭。
「為什麼欺負妹妹?為什麼要吵架?啊?去睡覺,快點!你現在是在瞪媽媽嗎?你這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憤怒的箭射向孩子們,甚至為了讓丈夫聽到而更大聲地咆哮。
孩子們年幼、軟弱、自我防禦能力有限,所以當大人發脾氣時常常會手足無措,只能默默承受,雖然覺得委屈想辯解,但他們能做的往往只有放聲大哭而已。

不要把孩子當成發洩怒氣的對象
很多時候生氣的原因不一定與孩子有直接關係,但仍不知不覺把氣出在他們身上。當然,有些時候孩子確實是點燃怒氣的導火線,而這種時候家長會想:孩子難免會犯錯,但也絕不能寬容。因為孩子在各方面相對比較弱,或許副作用比較小,即使不是刻意的,但許多大人確實會把孩子當成出氣筒。
但你以為孩子都不知道嗎?不,他們都知道,知道自己受到不當的對待。
「我只是犯了一點點錯,可是媽媽卻發了好大的脾氣,那是因為她跟爸爸吵架、家事做不完、被奶奶碎念……那些讓她不開心的事好像全都發洩到我身上。」其實孩子們都感覺得到,所以會覺得很委屈、覺得被傷害、覺得大人很無情。
「適當地生氣」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孩子確實做了讓人火大的事或真的犯了錯,當然要生氣,但要依照犯錯的程度生氣,並以人性化的方式表現,讓孩子了解父母生氣是有理由的,就不會感到那麼委屈,當然也可以減少造成傷害,讓孩子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進。
這樣孩子會與父母更親近、更信任父母,在有意識、無意識中學習父母的行為,成長為心理穩定的人。

找一找生氣的根源是什麼
被做不完的家務和育兒折磨得疲憊不堪,其他家人又都毫不關心,這樣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壓力會讓媽媽生氣。對婆家或娘家的不滿或憤怒會轉移到孩子身上,或是藉機發洩在公司裡受到的壓力,要不然怎麼會有形容單獨育兒的「偽單親」或「家務一人擔」這些用語出現呢?有時因為事情多反而什麼都不順,或單純因為太累,精神緊繃敏感,對孩子一點小小的言行也會感到厭煩和生氣。這些憤怒大人有時自己會認知到,有時則是不自覺地就傾注在孩子的身上。
媽媽們的怒氣來源有許多種,要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才可以從根源來解決問題。如果只是從情緒上舒緩,效果只是暫時的。
因此如果想解決讓身心俱疲的家務事,最實際的策略是向周圍尋求幫助。不妨想想有哪些人可以提供支援,當然,另一半一定是第一順位,沒有另一半的協助,自己的幸福是得不到保障的。

Keypoint
◆孩子不是怒氣的根源,只不過是點燃裝有怒氣的油桶的引線。
◆孩子能認知的範圍有限,當孩子理解媽媽的疲憊或難處,卻發現無法給予實際幫助, 可能會留下傷痕。

和我一樣、和我不一樣所產生的負面情感

和我不一樣!為了慢吞吞的孩子而心碎
小俊媽媽發現最近似乎太常對孩子發脾氣而苦惱,但小俊的言行總是刺激著她的神經,常常忍不住一把火就上來了。
就算安親班的車子在等,小俊也絕不會加快腳步。叫他去跑腿辦事慢吞吞,吃飯時也慢調斯理,不管做什麼事都不快,看在媽媽眼裡覺得他並非單純「不急」而是根本「沒在用心」。
有一次,小俊在吃熱狗時,咬了一口因為太燙了很難受,卻又沒有馬上吐出來,不知為何磨磨蹭蹭的,最後造成上顎及口腔內黏膜燙傷。
「吐出來!吐在這裡!快吐到媽媽手裡!快!」
當時媽媽立刻攤開手掌,小俊卻遲遲不吐出來,只是眼裡噙著淚水。小俊媽媽感到非常鬱悶,又很生氣,真想揍他一頓。看著孩子被燙傷的嘴,心疼和惋惜的怒氣一併衝了上來。
「你是阿呆嗎?弟弟那麼小也知道要馬上吐出來,你為什麼不吐出來!?我真是快被你氣瘋了,到底是遺傳到誰?動作這麼慢,媽媽和爸爸都不會這樣啊,為什麼只有你這樣?說不像也真是太不像了,哎喲,真是會被你氣死!」

因為像我一樣被動又小心翼翼而生氣
英厚媽媽的情況正好相反,看到性格舉止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孩子,氣得受不了。英厚是個九歲的男孩,外貌長得像爸爸,但做事態度和媽媽一模一樣,怎麼會這麼像呢?
英厚媽媽是個被動又凡事小心翼翼的人,她長大後回想起來,這樣的個性讓自己錯過很多好機會,無法盡情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似乎被低估了,才沒有更好的發展。英厚媽媽為此常常感到委屈。
看到英厚和自己的個性一模一樣,她真的很擔心,感覺孩子好像也會跟自己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吃虧,得不到別人的認可。
有一次參加教學觀摩的時候,看到英厚的表現,讓媽媽難過得都流淚了。
因為上課時英厚不僅沒有主動舉手發言,甚至在機會到來時也搖搖頭,表現出被動、怕事的態度,和媽媽自己小時候完全一樣。
從此以後,媽媽為了改變英厚,常常嘮叨、訓斥、勸導,但孩子並沒有改變,反而讓母子關係惡化,最近連話都不太說了。英厚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做什麼事都要先看媽媽的眼色,這讓她總是火冒三丈,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像自己而生氣,有的父母卻因孩子不像自己而發火。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如果子女沒有遺傳到自己的優點,缺點卻像極了自己,一定會感到很傷心。
但是,如果在情緒上超越傷心的層面,感到煩躁或經常對孩子發火的程度,就要檢視一下父母的心理狀態。

低自尊的父母
如果父母有積極的自我概念或高度自尊感的話,即使子女的短處和自己很像,也不會生氣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因為這類型的父母本身就對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接受度很高。
因為對自己有比較完整的了解,所以就算對缺點感到遺憾,也不會因此覺得羞恥。面對孩子時也是用相同的視角,所以在教養過程中,不會因為看到孩子身上有和自己一樣的缺點而氣憤,也不會因此有所責難。
但若是自尊感比較低落的父母,因為本身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就不高,連帶也會懷疑與自己相關的事物到底價值何在,例如抱持「我那麼差還能做出什麼了不起的東西?」的想法。也正因為有這種想法,所以如果發現孩子像自己,就會否定孩子的價值。
有些父母會因為孩子遺傳到自己感到羞恥、不喜歡的部分,而感到抱歉,甚至是內疚。他們會生自己的氣,心想:「你怎麼會選擇當我的小孩呢?過得這麼累。」「我有什麼好的,居然還生孩子?」
有的媽媽會看著熟睡的孩子一邊默默哭泣,一邊道歉:「有我這樣的媽媽,是你運氣不好,才會這麼辛苦,對不起。」

自以為是的父母
自以為是的父母也有類似的情況,他們對於自己的長處,過分懷有自信,總是相信自己才是正確的。
「車在等當然要用跑的,有事就要趕快做,你怎麼就是學不會呢?拜託你學一學媽媽。」
自以為是的父母總是這樣催促孩子。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沒有人真的十全十美或一無是處,而且各自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沒有哪一種是絕對正確的,但是父母卻侷限在自己的想法裡,強迫孩子也要完全照自己的方式思考。
孩子動作快或慢這並非本質性的問題,但只因為父母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固執地強迫孩子去做。與其說是刻意的,不如說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強迫孩子。
內心健康的父母不管子女是否與自己不同,都把子女視為獨立個體,而非複製品,所以不管自身過去的經驗如何,都會對孩子現在的表現做出適當反應,不會獨斷地認為哪種個性最好,哪種個性最差,因為他們充分了解人都有優缺點。

在對孩子生氣前,先審視自己的情緒
「客觀地看待孩子」,意指不管父母的期待為何或過去有什麼傷痛,都能跳脫框架去認識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只要幫助孩子將優點開發得更豐富,彌補缺點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放任自己的傷痛或缺憾攪和其中,教養時就會遇到困難。
如果你是會因為孩子「像我」或「不像我」而生氣的人,請先仔細檢視內心的情感,想想自己為什麼會生氣,在「生氣」背後隱藏的真正情緒是什麼?苦悶、可憐、擔心、不安、焦慮等情緒,都是從迫切希望孩子有出息的心情開始的。
這種懇切的心情分明是出於溫暖的愛,應該是為孩子加油的鼓勵之心,但表現出來的方式卻化作生氣和責難,非常可惜。我們應該讓這樣的愛,好好用愛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生氣之前,先回頭審視一下身為大人的自己吧,這才是讓父母和子女都健康幸福的方法。

Keypoint
◆父母如果認為孩子的缺點與自己相似,應該先努力自我改正,因為孩子會無意識地內化父母的行為。
◆有時可以像看鄰居家的孩子那樣看待自己的子女,擺脫主觀狹隘的視角,客觀地尋找孩子的優點,擴大培養,並幫助孩子彌補缺點。

「縮小者」與「擴大者」的對決

同一天出生,反應也不同
永珍與河珍是雙胞胎姊妹,媽媽平時不怎麼生氣,但一生起氣來就非常可怕。不過媽媽發現自己生氣的時候,兩個孩子的反應截然不同,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對應,於是就來找我談談。
老大永珍很害怕媽媽發火,會大哭、大聲說「不要生氣」表達自己的立場。相反地,老二河珍卻沉默寡言,不想和媽媽面對面。問她話也不回答,只是蜷縮著坐在一旁,嚴重時甚至不願與媽媽對視,像刺蝟一樣帶著刺縮著,反而讓人感到不安。結果常常因為老二的緣故,即使問題沒解決也只能先停止發怒,這讓媽媽感到苦惱,因為這樣就無法好好教育孩子。
即使親兄弟姊妹,個性也不會完全一樣,因此父母在生氣時也要根據孩子的性格調整自己的態度。有些孩子在大人生氣時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畏縮不前;相反地,有些孩子可能比大人還大聲,或哭鬧、或辯解,所謂的「無理取鬧」。
當人們覺得安心、安全的狀態被打破時,會使用不同程度的能量來保護自己。根據能量使用的型態,可分為縮小型(minimizer)和擴大型(maximizer),如能理解這兩個類型,我們就可以從力學的角度來理解憤怒。
縮小者如果感到外來的刺激破壞平靜安全的狀態,會把自己的能量縮小到最低限度,以確保安全。也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縮小者會減少表面接觸來避免發生需要做出反應的狀況。這類人遇到別人對自己發怒,或是處於害怕、擔心的狀態下,通常會畏縮,避免發言,獨自靜靜地待著等風暴過去。
相反地,擴大者則將會自己的能量擴大到最大程度來保護自己。所以這種人在受到驚嚇,感到害怕、擔心時,反而說話音量會變大、身體用力而緊繃,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將自己的能量放大,好增加表面接觸時的反應力道,讓自己可以抵禦。
你的孩子是擴大者還是縮小者?你自己又是哪一種呢?根據父母和子女不同的搭配,同樣的狀況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擴大者父母與縮小者子女的組合
這種組合中,父母越生氣,子女就會越畏縮,不想說話,不想動彈,只想安靜地待著,以不變應萬變。有的孩子就算媽媽叫他過來、到房間裡來,也好像沒聽到一樣,會在他覺得情況安全之前,一直堅守在原位。因為縮小者是以減少能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
但是,看到子女這種毫無反應的狀況,對於擴大者父母來說,是打破自己安寧的另一個刺激。子女的表面行動越少,父母就會越生氣,因為這類型的父母是透過擴大自身來尋找安全。
遇到這種父母,縮小者子女會更加不安。父母越擴大,孩子就會越畏縮,就像伊索寓言中的〈北風與太陽〉一樣。
風越颳越猛,旅人為了保暖不讓衣服被吹走,只得更緊縮著身體前進,就像孩子為了保護自己而更往角落退縮、緊緊鎖住自己內心世界。相反地,風又如何呢?旅人蜷縮得越小,衣服拉得越緊,風吹的力道就更強、更具攻擊性,就像擴大者父母一樣。
由於父母不斷擴大能量,孩子只能頻頻受到傷害,畏縮、難以溝通、固執、防禦性強,最後孩子將成為與父母期待相反的孩子。

縮小者父母和擴大者子女的組合
如果是這種組合,擴大者的子女一旦生氣、擔心、害怕時情緒就外顯,而縮小者父母就會在心理上萎縮。雖然身為教育者、養育者的權威地位,但面對不懂事的孩子的擴大反應,父母會減少自己的能量,減少做出行動和言語上的反應。
或許有人會覺得:「再怎麼樣,孩子也不可能跟大人對抗吧?」但在這裡我們不能用「弱小孩子」與「強壯大人」之間的對決來看,應該視為基於本能確保自己安全的反應方式。
縮小者父母會說:「我才不是因為害怕孩子的反應,我只是懶得理他。」雖然不同人縮小的程度有差異,但感覺總像被孩子牽著鼻子走。所以在教養方面,這類家長相對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大,而且壓力多半是自己給的,他們會認為問題在於孩子太難教或是覺得都是自己能力不足。

縮小者與擴大者交錯的家庭
這是一個家庭諮商的案例,身為縮小者的先生,在家庭中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我提議全家一起來進行諮商。
在這個家庭中先生是縮小者,太太和兒子是擴大者。在孩子出生前,擴大者太太就經常對先生施加壓力,讓先生只得縮小以取得安全感,隨著同為擴大者的孩子出生和長大,家中擴大者的力量較強,讓爸爸的安全感深受威脅。
與此同時,太太對於不說話、不做任何表情,對自己說的話選擇性忽略,獨自進入安全洞裡迴避一切的先生感到鬱悶。雖然她不是故意要逼迫和催促,但先生卻越來越退縮,就像北風吹得越強,旅人就把身體縮得更小。
太太問他是不是心情不好,先生回說「不是」;問他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又回答「沒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太太也很辛苦,她希望得到先生的回應,但他卻盡量縮小與她表面接觸的範圍,讓太太覺得自己好像很難相處的樣子,夫妻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萎縮。而越是這樣,她的怒氣就越會外顯,久而久之已找不出是哪裡出了問題、該如何解決的惡性循環。
而擴大者兒子從小面對爸爸的責備或訓斥時,會比爸爸更生氣、說話更大聲,讓爸爸覺得:「這孩子真是遺傳到媽媽,什麼都忍不了。」因此產生了挫折感。不知不覺,爸爸也開始看兒子的臉色,很怕他生氣或煩躁,面對小孩也不自覺地畏縮,爸爸自己想想都覺得心寒,又很痛苦。
如果跟太太訴說對孩子的不滿,太太就會說:「你不要逃避,直接和孩子面對面說出你的想法就好啦!我覺得你才悶呢。」聽到這句話他都想大喊:「我也想那樣啊!」但對縮小者來說,擴大能量做出外顯行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無法獲得同理的先生感到孤單、意志消沉、抑鬱感越來越嚴重,看到太太和兒子感覺他們就像是來折磨自己的。在這個家庭裡,先生並未與妻兒建立深厚的感情紐帶,只是單方面處於情緒撤退的狀態。
那麼,媽媽和孩子的關係就比較好嗎?
其實不然,遇到問題時,兩人都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擴大能量,因此兒子和媽媽之間會衝突不斷,彼此的擴大反應增加了對方的攻擊性,兩人動不動就發怒,這樣下去有一天說不定家庭真的會破碎,於是爸爸決定尋求專業的幫助。

互相承認不同,理解了就會有答案
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感,每個人都會有擴大或縮小自己的反應,但一般來說會調節出適當的反應。若是會表現出極端反應的人,應該檢視一下心理的健康狀態。
你是什麼狀態?是極端擴大的人?還是極端縮小的人?你能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嗎?即使身邊有會做出極端反應的人,也沒有必要感到絕望。
你的孩子又是怎麼樣的呢?同樣地,不需要感到絕望或挫折。父母和子女不同,那個不同只是一種「差異」而非對錯。當我們能理解和接受這個「不同」時,才能適度調節自己的能量。我們要幫助孩子從小就認識自己的性格,扮演好教練的角色,讓他們可以靈活地運用能量,而非極端地擴大或縮小。
對於縮小者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用較柔和的表情和聲音,幫助孩子找到安全感;對於擴大者的孩子來說,在氣頭上硬碰硬會有反效果,最好先讓他們冷靜下來,一旦感到安全平靜,就能消減他們欲爆發出來的能量。
父母也應該有所改變,父母的改變對孩子來說是百分之百的生活教育。了解自己的現狀意味著開始走向改善的旅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多踏出一步就離終點更近一步。理解得越多就能改善更多,希望不要再因不了解而讓孩子受到傷害了。

Keypoint
◆如果父母是嚴重的縮小者、子女是擴大者,會很容易被子女牽著鼻子走,喪失父母的權威,孩子也會變得沒有禮貌。
◆如果父母是嚴重的擴大者,子女是縮小者,從小壓抑的憤怒累積到青春期,就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孩子,發生嚴重的反抗。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