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銷訂單報佳音 年增10.8%創2年最大

4月外銷訂單報佳音 年增10.8%創2年最大

在高效能運算、AI、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擴增,以及下游客戶回補庫存、部分原物料價格調漲下,4月外銷訂單金額達471億美元,較去(2023)年同期成長10.8%,創下近2年最大增幅,且多項傳產訂單恢復正成長。

經濟部今(20)日公布4月外銷訂單統計,累計今年1至4月外銷訂單金額為1,804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3高,年增率為1%。預估5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65至485億美元,對今(2024)年第2季外銷訂單表現審慎樂觀。

觀察主要接單貨品別,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暢旺,推升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分別為171億美元及130.5億美元,年增率各為22.7%、8.4%;光學器材因大尺寸面板價格維持高檔,加上電視面板及光學鏡頭接單回溫,接單金額16.6億美元,年增13.5%。

傳統貨品因下游客戶回補庫存,加上部分原物料價格上漲,帶動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及基本金屬訂單提升,接單金額為15.4億美元、16.1億美元,以及22.3億美元,年增率為8%、4.2%、3.5%;機械產品則因全球景氣復甦步調緩慢,廠商投資意願仍顯保守,接單金額15.9億美元,衰退3.4%。

主要訂單來源以美國148.1億元最多,年升11.8%,以電子產品上揚最多;其次為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06.9億美元,成長16.3%,明顯回溫,排除春節因素後,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升幅。

經濟部分析,中、港訂單主要是來自晶圓代工、IC設計、記憶體、印刷電路板領域的接單挹注,且是基於新興科技應用的需求趨動,且中國大陸手機銷售回溫,推動部分零組件需求。而東協訂單78.9億美元,年增22.5%;歐洲訂單69.2億美元,略減0.2%;日本訂單23.3億美元,萎縮10.5%,以資通產品減少最多。

外銷訂單創下2年來最大漲幅,但經濟部認為,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尚未明顯增溫,主要因為現在正是新舊產品交替期,不易見到需求提升,今年下半年比較有機會看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明顯回升。

展望未來,高利率環境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加上美中角力持續升高,以及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未歇,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但因高效能運算及AI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擴展,對我國半導體產業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殷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