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進入大流行 單週就診恐達20萬人

新冠疫情進入大流行 單週就診恐達20萬人

端午連假將至,新冠肺炎疫情卻急遽升溫,已經連7週上升。疾管署今(27)天預估疫情高峰延後至6月底、7月初,單週就診恐達20萬人次。呼籲民眾切勿因放假而鬆懈防疫,建議進出醫療機構、大眾運輸及人潮擁擠室內場所時自主佩戴口罩,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出門。

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持續升高,亞洲區以中國、香港、泰國疫情上揚明顯,目前我國主流變異株為NB.1.8.1。而近期不少民眾關注家中快篩試劑是否過期仍可使用,疾管署表示,雖然過期快篩仍可能驗出陽性,但偽陰性風險較高,應謹慎判讀,必要時應儘速就醫。

根據疾管署統計,第21週(5月18日至24日)國內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達4萬1,402人,較前一週顯著上升113%;5月20日至26日新增102例本土新冠併發重症與19例死亡案例。今(2025)年至今累計重症病例432例、66例死亡,逾9成未接種JN.1疫苗,主要集中在65歲以上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在6月底至7月初,單週就診人次來到15萬~20萬,恐追上前(2023)年剛解封時的18萬人,且要到7月底到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

為降低社區感染風險,疾管署建議,民眾於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密閉室內場所時主動佩戴口罩,尤其是年長或患有慢性病者更應提高警覺。如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在家休息,外出也應戴口罩。符合資格者儘快接種新冠疫苗,目前國內JN.1疫苗累計接種達215.7萬人次,上週接種人數更創下3個月來新高,顯示民眾接種意願回升。

針對快篩試劑是否過期仍可使用的疑問,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不鼓勵使用過期快篩,但臨床經驗指出,若出現典型新冠症狀且快篩結果呈現兩條線(陽性),即便試劑已過期,醫師仍可能視為合理依據進行診斷與開藥。不過須注意,過期試劑可能導致偽陰性,因此若結果為陰性且症狀明顯,仍建議就醫確診。

小兒科醫師林哲民補充,使用過期快篩應優先確認「控制線C線」是否正常顯示,若C線未出現即整組快篩無效,即使T線呈現也無診斷意義。若C線正常且出現兩條線,具有高度感染可能性,建議可另以未過期快篩再驗一次,以確認結果。

疾管署強調,目前國內快篩試劑充足,並已建置「新冠最新防疫專區」(https://gov.tw/gNG),彙整各地家用快篩販售藥局、醫用快篩院所、疫苗接種點及抗病毒藥物配置等資訊,方便民眾查詢與使用。面對疫情升溫,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早防範,端午佳節也別忘了「防疫三要」:戴口罩、勤洗手、快接種。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