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中語拚轉型 必修數位程式加AI

近年來大專院校受少子化影響,人文學科更顯招生不易,元智大學中語系已洞燭機先,多年前已將課程結合數位人文,大一學生必修「基礎程式設計」課程,並鼓勵二、三年級學生選修數位精進課程,以提升職場競爭力。

元智大學中語系創立於1998年至今已25年,教學重點以開闊學生宏觀的國際視野,厚植學生豐富的文化涵養,結合數位實作的跨域能力,更加專注於數位人文領域,通過數位技術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展現人文學科領域的文學、文化、語言和藝術之美。

除了必修數位程式課外,同時開設文獻數位化編輯、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簡報設計概論與實務、雲端應用與APP設計、數位編輯實務等,同學們皆憑藉優秀作品,畢業後即找到好的工作。除了傳統中文系畢業的出路,甚至有學生畢業後擔任知名上市櫃科技公司的人資經理,也有生科公司的語言開發工程師、傳播媒體後製、出版社數位編輯等等。

元智中語系也是全國最早將文學創作與新媒體藝術結合的中文領域科系,開設的「畢業製作」課程,從主題研究、企劃構思、繪本詩文集製作與編排,所有產出作品的展示保存,完全運用數位程式進行製作,包括新興熱門的AR/VR及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幫助學生克服與科技產業脫節、無法與時代接軌的就業焦慮。

103年畢業校友曾佳玉,目前任職於生技公司,擔任人工智慧語音模型開發工程師,工作內容主要提供清洗後的數據資料及文字規則予演算法的工程人員。她表示,現在的人工智慧,雖然多仰賴程式撰寫及大數據資料,但如何清洗數據,讓系統更有效學習,將十分重要。元智中語系開設數位化課程及語言類型等課程,皆有助於工作。經由漢語語法、語言學概論等課程,更理解語句的拆解、內容核心並判斷該如何提供及清理這些數據。

除了中文系的課程調整與轉型,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也積極提高學生的數位科技素養。該學院設有八個跨系微學程,如「文化產業」、「科技與人文相遇」、「另類DIY文創」、「互動媒體」、「文創產業與管理」、「人文素養與多元創意」、「社會關懷與創意智能」以及「數位人文」,提供學生跨系選讀的機會。同時,也鼓勵教師跨系合作,組成教師專業社群。例如中語系黃智明教授、藝設系林楚卿教授及應外系陳怡蓁教授共同開發「Chinese Character in Childhood」教學系統,利用AR檢測標記(Marker),在實際場景中呈現虛擬物件的特性,包括中文字形的AR意象圖、象形演變和語音解說等資訊。

此外,在人文社會領域院系中,元智大學也是全國最早建置虛擬攝影棚,提供教師和學生錄製特色課程,展現數位作品的卓越視覺效果。因為結合數位與跨域雙主軸,也讓112學年中語系的註冊率達到近八成。學生經過系上訓練後,不但榮獲印刻文學「超新星文學」首獎,更有同學榮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在全臺灣公私立大學中表現相當優異。

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時代中,元智大學中語系努力突破傳統思維框架,讓AI與文學的相遇擦撞出數位人文的跨域新視界。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