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百年來的藝術家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開幕

藝術家透過鏡頭所拍攝的自我身影,在容貌、表情、姿態、身體特徵的表象之下,寄寓著對於個人身份、意識的自我凝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以此角度切入,探討臺灣攝影及影像藝術史中,有關創作者自我觀看暨自我展演的創作軸線。此展今(17)日下午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舉辦開幕式,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林淇瀁董事長、策展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陳永賢教授,以及參展藝術家與其親友們等多位貴賓皆蒞臨參與。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呈現從日治時期、戰後、解嚴到當代時空下,豐富且多重面貌的藝術家身影。展覽由兩個子題交織相扣:「凝視自我」關注創作者自我認知的心理空間,透過主觀創作,深層探究內在自我;「反身顯影」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探索生活、信仰、價值體系與社會結構、時代脈動,以開展多元議題的反思。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表示,本次展出作品的創作年代跨越百年的歷史時空,包含平面攝影、行為錄像、影像裝置、數位科技應用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建構臺灣攝影的歷史與發展脈絡,另一方面,更加呈現攝影作為藝術創作形式的獨特性與重要性,並增進公眾對攝影及影像藝術的認識。本次展覽共展出50位藝術家,多達百餘件的平面與錄像作品,這些豐富的作品,不僅展現創作者探索身體作為創作媒介的可能性,更揭示了藝術家勇於自我挑戰的創作想像,打開探索多重鏡像世界的閱讀空間。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林淇瀁董事長認為,本次展覽以創作者的自我形象為鏡,打開探究個人、他者、社會與時代的對話;透過這次展出豐富的作品,映照出藝術家們的創意思路,同時為觀眾們帶來自我影像的想像與理解,並見證臺灣百年來豐富的攝影創作,深具意義。

策展人陳永賢提到,「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藝術家們的創作「不平凡」的藝術思維,讓我們看見「生而為人」的生命課題,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藝術實踐是如何與社會、文化、歷史的脈絡軌跡交織疊合。策展人也特別提到,本次展覽特別獻給攝影家張照堂及侯淑姿老師,兩位老師畢生奉獻予藝術,他們的創作身影呈顯於攝影作品之中,本展亦是對於他們畢生的創作,致上最高的敬意。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以藝術家的自我形象與身體為媒介,展示了藝術家如何透過多元且豐富的創作展現自我形象,並反映對自我身份與外在環境的提問與認同。本展將邀請觀眾走入藝術家的創作身影之中,感受自我與社會時代的共鳴,以及攝影所造就自我觀看方式的變革,孕育且展現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展覽自即日起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凝視自我」展期至8月18日、「反身顯影」展期至9月22日)。展覽及相關推廣活動資訊請至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查詢:https://ncpi.ntmofa.gov.tw。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