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什麼樹好?環境部、農業部7月3日討論

環境部委由學者研究文獻建議種樹避免選擇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引發議論。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表示,預計下週邀請農業部一起討論。農業部說,敲定7月3日開會。

根據環保署(已改制環境部)委託成功大學整理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台灣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空氣污染物臭氧的前驅物,而臭氧是近年來加強整治的空污指標)的樹種,包括楓香、厚殼桂、水黃皮、銀葉樹、鴨腳木、台灣肖楠等。引發學者質疑污名化。

彭(啟)明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我們現在預計下週會找農業部相關專家再來開會一下,到底有沒有更適合台灣的樹可以來種?」「樹的確排放出的一些物質,也會讓臭氧快速產生,但是目前來看,還要包含農業、生態專家一起討論。」

有媒體追問發公文前沒有與農業部討論,彭(啟)明說,研究文獻的學者也有這方面的專家。

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產業組長張偉顗,他表示,目前約定7月3日開會,包含農業部林業試驗所也將與會。

彭(啟)明稍早說,種樹一定有益於環境,但是現在對空污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環境部根據學者統計100多篇文獻,指出有些樹排放出的化學物質的確會催化臭氧更快速產生,他有提醒用詞上可能不要那麼絕對。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