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未來・永續惜食」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 以實際行動守護土地 「地味惜食」市集秀成果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合作,今(19)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禾埕廣場舉辦「釀未來・永續惜食」成果發表會暨市集活動,呈現112-113年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團隊的重要成果,同時推廣永續飲食與惜食行動。
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藉由地方創生案例、當代惜食行動展以及32攤「地味惜食」市集,呈現北臺灣農產業鏈上飲食文化的各種樣態。透過現地展覽、市集展示、創意料理活動,讓民眾近距離了解各團隊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創新飲食文化及環保實踐。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張雅琳委員、行政院李連權顧問、以及陳培瑜立法委員辦公室曾宥芯主任、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尹彙武館長、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劉姿君專員皆蒞臨現場,鼓勵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賽考利克山林智慧文化傳承協會、原粹文化大溪物產小舖、藏山椿工坊等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團隊持續發展區域特色飲食。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致詞時指出,本次成果發表融合飲食文化、地方創生、永續發展等議題,期待發揮民間與公部門合作力量,推廣北臺灣飲食文化,帶動地方創生,以實際永續行動守護土地,以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缺乏的挑戰。因此選用「釀未來・永續惜食」主題,「釀」是醞釀,是過往食物保存與生活智慧的增進與延續,創造了北臺灣飲食文化特色。「釀未來」是回應未來,釀造出飲食文化新風貌,也釀造地方創生的未來趨勢。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陪伴多個地方團隊,醞釀在地飲食文化特色行動,也釀造地方創生的基底。從飲食文化出發,擴展產業多元樣態,引導更多關係人口回到農村生活,增加因應未來的韌性。
成果發表時也特別邀請來自宜蘭與馬祖的地方創生團隊,具體展示在地創新與永續發展的結合。「宜蘭龜山島海波浪文化事業團隊」發展海村文化品牌,回應目前海洋資源耗竭,引導農漁村產業從競爭轉為合作,推出「鰕趴」套餐、下雜魚家族與櫻花蝦飯糰,與臺灣的海味記憶對話。「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則以老酒為核心,連結過去與現代,透過「老酒新飲」的創意調酒,將傳統老酒融入現代調飲文化,並結合紅糟入菜的飲食傳統,推出「饗福宴」,讓年輕一代重新認識並珍視這份家鄉的味道。
各團隊與貴賓身上的「永續時尚圍裙」也蘊含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深刻意義。由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善用新光紡織過季回收布料製作,「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媒合經濟弱勢婦女與身障婦女進行手工縫製,所有材料皆可完全回收再利用,體現了零廢棄的永續時尚理念。不僅展示了創新與環保的結合,展現了永續飲食文化的多元價值,也希望影響未來零廢循環禮品設計的淨零綠生活趨勢。
活動現場聚集32家北區地方創生、惜食創意與小農果釀直販團隊,展示他們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產品,從無毒蔬果、友善福利蛋、野菜食農,水果冰淇林到果釀酵素康普茶,展現出在地食材的獨特魅力。民眾直接與生產者交流互動,更深入了解這些產品的來源、製作過程與背後的永續理念。
而「惜食有約」主廚創意料理活動,邀請了名廚與地方創生團隊聯手推出四場獨具風味的特色餐點供現場品嘗,包含臺北都市農園的無毒野菜、蘇澳的鰻魚乾、苗栗獅潭的苦茶油、以及馬祖的老酒等,讓參與者大飽口福同時感受惜食與永續飲食的深刻意涵。本次成果發表也推出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地圖,收錄北臺灣地方創生團隊計畫執行亮點及各地推薦遊程,請至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永續在地 x 飲食文化未來式」FB粉絲專頁查詢下載(https://reurl.cc/qv6NLy)。
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藉由地方創生案例、當代惜食行動展以及32攤「地味惜食」市集,呈現北臺灣農產業鏈上飲食文化的各種樣態。透過現地展覽、市集展示、創意料理活動,讓民眾近距離了解各團隊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創新飲食文化及環保實踐。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張雅琳委員、行政院李連權顧問、以及陳培瑜立法委員辦公室曾宥芯主任、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尹彙武館長、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劉姿君專員皆蒞臨現場,鼓勵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賽考利克山林智慧文化傳承協會、原粹文化大溪物產小舖、藏山椿工坊等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團隊持續發展區域特色飲食。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致詞時指出,本次成果發表融合飲食文化、地方創生、永續發展等議題,期待發揮民間與公部門合作力量,推廣北臺灣飲食文化,帶動地方創生,以實際永續行動守護土地,以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缺乏的挑戰。因此選用「釀未來・永續惜食」主題,「釀」是醞釀,是過往食物保存與生活智慧的增進與延續,創造了北臺灣飲食文化特色。「釀未來」是回應未來,釀造出飲食文化新風貌,也釀造地方創生的未來趨勢。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陪伴多個地方團隊,醞釀在地飲食文化特色行動,也釀造地方創生的基底。從飲食文化出發,擴展產業多元樣態,引導更多關係人口回到農村生活,增加因應未來的韌性。
成果發表時也特別邀請來自宜蘭與馬祖的地方創生團隊,具體展示在地創新與永續發展的結合。「宜蘭龜山島海波浪文化事業團隊」發展海村文化品牌,回應目前海洋資源耗竭,引導農漁村產業從競爭轉為合作,推出「鰕趴」套餐、下雜魚家族與櫻花蝦飯糰,與臺灣的海味記憶對話。「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則以老酒為核心,連結過去與現代,透過「老酒新飲」的創意調酒,將傳統老酒融入現代調飲文化,並結合紅糟入菜的飲食傳統,推出「饗福宴」,讓年輕一代重新認識並珍視這份家鄉的味道。
各團隊與貴賓身上的「永續時尚圍裙」也蘊含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深刻意義。由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善用新光紡織過季回收布料製作,「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媒合經濟弱勢婦女與身障婦女進行手工縫製,所有材料皆可完全回收再利用,體現了零廢棄的永續時尚理念。不僅展示了創新與環保的結合,展現了永續飲食文化的多元價值,也希望影響未來零廢循環禮品設計的淨零綠生活趨勢。
活動現場聚集32家北區地方創生、惜食創意與小農果釀直販團隊,展示他們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產品,從無毒蔬果、友善福利蛋、野菜食農,水果冰淇林到果釀酵素康普茶,展現出在地食材的獨特魅力。民眾直接與生產者交流互動,更深入了解這些產品的來源、製作過程與背後的永續理念。
而「惜食有約」主廚創意料理活動,邀請了名廚與地方創生團隊聯手推出四場獨具風味的特色餐點供現場品嘗,包含臺北都市農園的無毒野菜、蘇澳的鰻魚乾、苗栗獅潭的苦茶油、以及馬祖的老酒等,讓參與者大飽口福同時感受惜食與永續飲食的深刻意涵。本次成果發表也推出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地圖,收錄北臺灣地方創生團隊計畫執行亮點及各地推薦遊程,請至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永續在地 x 飲食文化未來式」FB粉絲專頁查詢下載(https://reurl.cc/qv6NLy)。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1 09:32:38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