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桂花巷藝術村迎來20屆駐村藝術家 展現多元創作風采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鹿港桂花巷藝術村作為藝文推廣的重要場域,自民國99年開放申請進駐以來,始終致力於推動駐村藝術家傳承及藝文教育推廣,並為藝術家提供最佳的創作平台。隨著藝術村的聲譽逐漸擴展,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參觀,也造就了越來越多藝術家申請駐村。今年3月藝術村正式迎來第二十屆的十位駐村藝術家,在此展開他們的創作旅程,更為鹿港帶來藝術新氣象。
▲擁有深厚歐式花藝及池坊華道造詣的徐蕾。(記者林明佑翻攝)
本屆入選的十位藝術家,其中五位為第19屆進駐,再次提出申請後獲評審青睞成功留任,包括有:專注於當代水墨的鄭琪耀、擅長壓克力畫及油畫的唐誼、傳統捏麵工藝大師王清榮、擁有深厚歐式花藝及池坊華道造詣的徐蕾、以及精通傳統編織工藝的蔡燕玉。
▲精通傳統編織工藝的蔡燕玉。(記者林明佑翻攝)
這些藝術家們表示,回顧前一年的駐村經歷,無論是與遊客的交流亦或鹿港在地文化的滋養,都給予相當豐富的創作靈感與動力;希望能在第二年駐村期間,繼續以鹿港的人文、地景和歷史文化為靈感源泉,孕育出更多打動人心的藝術作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藝術能見度,並共同推廣藝術村的魅力。
此外,五位新入選的藝術家同樣各具特色,展現了不同的創作理念與藝術視野。分別有: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的顏千惠,她深信服裝不僅是外在的表現,更是一種文化與情感的傳遞,希望能藉由駐村機會,結合鹿港在地的文化元素,創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現任彰化縣藝術家學會名譽理事長的許文共,憑藉多年書法教育的經驗及對藝術公益的堅持,希望通過桂花巷藝術村的平台,促進書法文化的普及與傳承。
專精於拼布與刺繡的施盈君,計劃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於日常生活中喚起大眾對手作藝術的關注;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的柯燕茹,專長繪畫與平面設計,將透過走訪鹿港廟宇及在地人文景觀,創作一系列作品,除推廣鹿港民間信仰與文化外,也期能為自身創作帶來新視野;而梁景堯現為Kist立體書工作室負責人,專注於立體書設計、紙藝創作與童玩相關教學具的開發,期望能將工作室打造為童玩部落,將飽含傳統文化韻味的童玩藝術延續發揚光大。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隨著第20屆駐村藝術家正式亮相,鹿港鎮公所將繼續一本初衷,致力於提供藝術家理想的創作展示平台,並為多元藝文發展而努力,誠摯邀請全國鄉親民眾,前來桂花巷藝術村走走,欣賞新一屆藝術家帶來的作品與創新思維,為自己的人生妝點繽紛色彩。
<鹿港桂花巷藝術村迎來20屆駐村藝術家 展現多元創作風采>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 記者:林明佑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