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領軍、學生參與!世新大學綜藝選秀《戲戲品味》2/8震撼登場
影視教育的未來,不僅是課堂理論的傳授,更是實踐與創意的完美融合。世新大學以首創的校園綜藝選秀節目《戲戲品味》,為學生打造了一個挑戰自我、探索影視產業的全新平台,讓青春與專業在舞台上激情碰撞,展現無限可能。
世新大學產學合作戲劇才藝選秀節目《戲戲品味》即將於2月8日正式開播!這檔由校友領軍、學生參與的全新綜藝節目,不僅是台灣綜藝史上的創舉,更是世新廣電系、公廣系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最佳典範。節目總獎金高達50萬元,吸引超過百名學生報名海選,展現校園內的無限潛力。節目將於每週六下午5點在中天綜合台與YouTube「中天娛樂頻道」同步播出,為觀眾呈現學生們的多元表演才華與影視潛力。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戲戲品味》是學校影視教育的一次創新實踐,結合了產學合作的理念,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能力。他指出:「我們希望學生能透過這樣的平台,學會如何在真實的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並展現創意與潛力。」中天電視台作為合作夥伴,提供了全力支持。董事長梁天俠認為,這類節目不僅深化了影視教育的實踐價值,更為影視產業注入了新生力量,培養出具備創意與潛質的未來人才。
節目製作過程中,世新大學廣電系與公廣系的多門課程緊密結合,實現了理論與實作的無縫銜接。公廣系湯宗翰老師表示,節目行銷宣傳與「節目行銷實作」課程結合,透過社群媒體擴散至年輕族群,提升節目影響力;而廣電系的「綜藝節目企劃與寫作」與「影棚節目實作」課程,則讓學生在實際參與中學習專業技能,深化產學合作的價值。
節目主持人徐凱希坦言,起初對選手們的表現並未抱持太高期待,但隨著節目進行,她目睹了選手們的快速成長,形容他們「就像海綿一樣」,能迅速吸收建議並展現在後續的演出中。她特別提到,選手們不僅是表演者,更是創作者,所有劇本皆由他們親自撰寫,讓觀眾得以透過作品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另一位主持人關韶文則以幽默的口吻分享錄製過程,提到選手的演出無法重來,但主持人卻NG了多次。他對學生們的表現讚不絕口,認為雖然世新大學沒有戲劇系,但選手們的演技令人驚艷,甚至有幾場表演讓全場動容,包括評審老師也感動到無法立即講評。他也指出,世新校園內的專業設備與製作規格,為學生提供了接軌影視產業的絕佳機會。
評審團的專業意見更為節目增添亮點。資深演員、主持人董至成表示,學生的表現觸及了深刻的人生議題,如生老病死與婚姻,令人動容。他對世新高端智能攝影棚的硬體條件讚譽有加,認為這樣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創作出高水準的作品,並透過中天綜合台的平台,將才華展示給更廣大的觀眾。資深演員楊潔玫則感謝學生們全力以赴,認為這次實踐經驗對他們未來的影視發展意義深遠。
參賽學生的成長故事成為節目的另一大亮點。選手簡荷穎提到,自己曾因表演情緒不到位被評審嚴厲指正,當場落淚,但她感謝評審的直接點評,讓她能夠改進並吸收為養分。「參加節目不僅讓我的專業能力提升,也充實了我的校園生活。」另一位選手邱仲磊則分享,自己原本毫無表演經驗,但透過節目逐漸克服怯場,變得更加自信:「現在的我可以大聲地說,我是新來的,但我不害怕!」
節目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世新校友與業界的鼎力支持。製作人張德偉指出,《戲戲品味》是國內第一個由大專院校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充分發揮了世新大學的校園資源與技術優勢。他特別提到,節目海選當天正值颱風天,但仍吸引了一百多位學生冒雨參與,最終遴選出24位多才多藝的選手。「這些學生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校園裡的無限潛力。」同為世新校友的中天主播鄭亦真笑言:「有了《戲戲品味》,世新大學就能自己寫、自己拍、自己用自己的攝影棚,現在就差一個戲劇系了。」世新校友會總會理事長陳錦祥則表示,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校友與母校的緊密聯繫,也為未來更多合作打下基礎。他認為,校友的專業經驗與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無可取代的價值,這是世新大學的獨特優勢。
世新大學產學合作戲劇才藝選秀節目《戲戲品味》即將於2月8日正式開播!這檔由校友領軍、學生參與的全新綜藝節目,不僅是台灣綜藝史上的創舉,更是世新廣電系、公廣系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最佳典範。節目總獎金高達50萬元,吸引超過百名學生報名海選,展現校園內的無限潛力。節目將於每週六下午5點在中天綜合台與YouTube「中天娛樂頻道」同步播出,為觀眾呈現學生們的多元表演才華與影視潛力。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戲戲品味》是學校影視教育的一次創新實踐,結合了產學合作的理念,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能力。他指出:「我們希望學生能透過這樣的平台,學會如何在真實的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並展現創意與潛力。」中天電視台作為合作夥伴,提供了全力支持。董事長梁天俠認為,這類節目不僅深化了影視教育的實踐價值,更為影視產業注入了新生力量,培養出具備創意與潛質的未來人才。
節目製作過程中,世新大學廣電系與公廣系的多門課程緊密結合,實現了理論與實作的無縫銜接。公廣系湯宗翰老師表示,節目行銷宣傳與「節目行銷實作」課程結合,透過社群媒體擴散至年輕族群,提升節目影響力;而廣電系的「綜藝節目企劃與寫作」與「影棚節目實作」課程,則讓學生在實際參與中學習專業技能,深化產學合作的價值。
節目主持人徐凱希坦言,起初對選手們的表現並未抱持太高期待,但隨著節目進行,她目睹了選手們的快速成長,形容他們「就像海綿一樣」,能迅速吸收建議並展現在後續的演出中。她特別提到,選手們不僅是表演者,更是創作者,所有劇本皆由他們親自撰寫,讓觀眾得以透過作品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另一位主持人關韶文則以幽默的口吻分享錄製過程,提到選手的演出無法重來,但主持人卻NG了多次。他對學生們的表現讚不絕口,認為雖然世新大學沒有戲劇系,但選手們的演技令人驚艷,甚至有幾場表演讓全場動容,包括評審老師也感動到無法立即講評。他也指出,世新校園內的專業設備與製作規格,為學生提供了接軌影視產業的絕佳機會。
評審團的專業意見更為節目增添亮點。資深演員、主持人董至成表示,學生的表現觸及了深刻的人生議題,如生老病死與婚姻,令人動容。他對世新高端智能攝影棚的硬體條件讚譽有加,認為這樣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創作出高水準的作品,並透過中天綜合台的平台,將才華展示給更廣大的觀眾。資深演員楊潔玫則感謝學生們全力以赴,認為這次實踐經驗對他們未來的影視發展意義深遠。
參賽學生的成長故事成為節目的另一大亮點。選手簡荷穎提到,自己曾因表演情緒不到位被評審嚴厲指正,當場落淚,但她感謝評審的直接點評,讓她能夠改進並吸收為養分。「參加節目不僅讓我的專業能力提升,也充實了我的校園生活。」另一位選手邱仲磊則分享,自己原本毫無表演經驗,但透過節目逐漸克服怯場,變得更加自信:「現在的我可以大聲地說,我是新來的,但我不害怕!」
節目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世新校友與業界的鼎力支持。製作人張德偉指出,《戲戲品味》是國內第一個由大專院校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充分發揮了世新大學的校園資源與技術優勢。他特別提到,節目海選當天正值颱風天,但仍吸引了一百多位學生冒雨參與,最終遴選出24位多才多藝的選手。「這些學生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校園裡的無限潛力。」同為世新校友的中天主播鄭亦真笑言:「有了《戲戲品味》,世新大學就能自己寫、自己拍、自己用自己的攝影棚,現在就差一個戲劇系了。」世新校友會總會理事長陳錦祥則表示,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校友與母校的緊密聯繫,也為未來更多合作打下基礎。他認為,校友的專業經驗與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無可取代的價值,這是世新大學的獨特優勢。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03 17:46:16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