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灑鞭炮中氯酸鉀液 龍眼暖冬開花率增逾6成

近年暖冬讓龍眼開花不良,連帶讓蜂蜜減產。農試所今天表示,鞭炮中的氯酸鉀可作為解方,研究並發現,從土壤施作改成噴灑,用量大減,暖冬時讓開花率增6成多到8成。

近年蜂蜜減少,正是因為暖冬使得龍眼花開不良所致。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助理研究員朱彧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說,早在民國87年,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顏昌瑞就因為發現寺廟旁的龍眼樹結果豐碩,從而發現鞭炮中的氯酸鉀可提升開花率,已研發出氯酸鉀催花技術作為解方。

不過實務操作上受限,她說,龍眼樹多長在坡地,且國內樹齡久根系深,原本施用在土壤,1棵樹就需要用1公斤的量,一片果園若30到50株,可能觸及氯酸鉀作為管制藥品的用量管制,影響購買便利性,加上坡地土壤易沖刷流失,樹根深也不易吸收,狀況多。

於是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再研究改善之道,朱彧瑩說,改成噴灑葉面方式也能吸收,可在秋冬11、12月時噴灑,或是入冬2月上旬發現暖冬時噴灑,開花率可提升6成多到8成,效果良好。

且用量大幅減少,她說,1公斤粉狀的氯酸鉀可做成500公斤的液態噴劑使用,足以提供30到50株使用,果農也不用擔心購買量大,不好買的狀況發生,而且到結果至少要經過7個月,已無殘留疑慮。

龍眼是國內栽培面積前5大的果樹,她說,可鮮食、可加工,主要產區在台南、台中、高雄、南投及嘉義,112年全台栽種面積1萬437公頃,產量7萬384公噸;也是春季主要蜜源作物,開花狀態也會牽動蜂農的蜂蜜產量與生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