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可以賣嗎?17組永續品牌打造:「島島永續柑仔店」 進駐華山文創園區,啟動永續生活的100種可能

每年有數百萬人到訪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為台灣文創的重要地標,更是新興品牌、社會議題與國際推動的關鍵舞台。華山自2021年起創辦「共伴計畫」,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每一年支持三組團隊倡議與串聯,來自馬祖的海島幌旅,聯合17個偏鄉與離島永續團隊共同策展,即日起進駐華山文創園區芳釀所,至6月24日,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島島永續柑仔店」快閃店,13日辦理開幕見面會,從策展到展售,實踐「在城市看見地方、在日常選擇中實踐SDGs」的理念,推動全台與離島的永續實踐力,展開「循環經濟、地方創生、永續生活」的實驗旅程。
華山文創園區王榮文董事長在「島島永續柑仔店」開幕見面會指出:「島島連線是2024華山共伴夥伴,過去我不曾認真了解海島幌旅創辦人林家緯(大山)移居馬祖,串聯金門澎湖處理海廢的辛苦和創意。在今天開幕分享會,我才真正見識到台灣的永續行動不只是口號而已。本次特展邀請的彰化富勝紡織、長日咖啡以及新竹金品牌等等,都有理念、想法、技術和商模,令人佩服,這些來自台灣各地的永續品牌,來到華山,期望大家給予支持」。
海島幌旅創辦人林家緯(大山)說明,這不只是一間綠色選物店,也是一場以地方資源為本的創新行動。「島島永續柑仔店」是以台灣傳統的「柑仔店」為靈感,結合當代設計與永續價值,讓嚴肅的循環議題變得親切,也成為年輕人、城市族群接觸SDGs的第一步。這裡不賣零食,不賣飲料,而是販售來自全台各地的再生設計、環保選品與生活提案——寶特瓶再生為永續畫、海廢製作成珍塑鑰匙圈、將咖啡渣變成線香與除臭錠、廢棄竹材透過工藝師之手重生為手編杯墊,每件永續商品都蘊含土地、山林與海洋的永續智慧,也記錄著一群默默深耕地方的創作者與行動者。島島永續柑仔店的核心精神是:「讓永續不只是理念,而是一種可以觸摸的生活風格。」透過展示、販售與體驗,讓民眾理解,永續不只是國際會議裡的議題,更是你我每天都能參與的生活選擇。
共伴計畫則是由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團隊提出倡議與推動文化永續發展。海島幌旅於2024年提出「島島連線」計畫,完成馬祖、金門、澎湖、台灣串聯,2025年更落實成為展示多元循環商品的快閃店,現場可見來自馬祖、澎湖、金門、新竹、彰化、台東等地的社企品牌。
策展團隊強調:「島島永續柑仔店希望打破『城市與偏鄉』、『設計與工藝』、『商品與行動』的距離,讓城市消費者透過選擇參與改變。」也設有「Wishing Wall」互動牆,邀請參觀者寫下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永續心願,讓每一次參與都成為推動社會共好的小力量。此外,更規劃主題性行動體驗工作坊,邀請民眾實際參與體驗為起點,希望每位城市消費者,都能透過選擇、參與,從生活中開始改變。詳細活動報名請關注FB:「島島永續柑仔店」。
•土地-咖啡渣再生之力:2025/5/17(六)咖啡廳廢棄咖啡渣烘乾殺菌後,變身為天然線香與除臭用品,進入日常生活。
•山林-竹藝手編之力:2025/6/7(六)廢竹邊角料經整理與教學,引導民眾親手編織杯墊,體驗材料再生的溫度。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5 18:25:4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