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落實高虹安市長承諾!竹市文化建設重大進展!新竹神社殘蹟修復工程邀日本宮大工匠師參與修復及技術交流
持續落實高虹安市長承諾!竹市文化建設重大進展!新竹神社殘蹟修復工程邀日本宮大工匠師參與修復及技術交流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3 10:44:35)新竹市政府「市定古蹟新竹神社殘蹟及其附屬建築」第一期修復工程於去(113)年10月開工,今(114)年已有重大進展。文化局表示,竹市府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副教授李長蔚所率領的團隊合作,將邀請日本神社寺廟修復的宮大工匠師及古蹟修復專業顧問於7月底來台灣,共同參與新竹神社的修復與技術交流。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神社為日本宮大工匠師級的作品,社格為國幣小社,是台灣現存神社中社格最高者,建造工法精緻且繁複,修復難度極高。市府團隊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美感新竹」施政理念,也持續兌現高市長修復神社與活化周圍地區的承諾,此次特別邀請日本專門修復神社寺廟的宮大工匠師參與,將有助於釐清修復細節,並對後續的修復工程奠定專業基礎。
文化局提到,此次邀請的日本宮大工匠師是株式会社鵤工舎創辦人小川三夫,其為日本國寶級匠師,曾參與日本多處著名寺院的修復及新築。同時邀請修復經驗豐富的株式会社山本瓦工業,協助新竹神社瓦作屋頂的復原,並安排來自日本建築界、學術界的建築師及大學教授群組成的專業技術顧問團隊,給予修復上的建議及指導。
文化局說明,新竹神社(初代)始建於1918年,1940年擴建為現今規模(二代神社),並於1942年由原本的縣社升格為國幣小社,設計師為森山松之助(初代神社)、八板志賀助(初代神社)、手島誠吾(二代神社),建物配合台灣多雨氣候及新竹地區的強風,設計出具有新竹在地特色的新竹神社。二戰後曾為警備總部、收容所、專勤隊使用,古蹟建物現況僅剩社庫、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四棟尚存。因修復難度高無法一步到位,規劃設計時採納文資委員的審查意見,將修復工程分三期進行,第一期修復工程進行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之解體調查工程,115年完工後將繼續爭取中央經費完成後續二、三期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的修復工程。
文化局提到,新竹神社全區修復完成後,盼能重現原本古蹟的風華,並結合園區公園興闢為結合歷史文化、休閒遊憩之城市文化新亮點、新地標,讓更多民眾認識並親近竹市文化資產。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3 10:44:35)新竹市政府「市定古蹟新竹神社殘蹟及其附屬建築」第一期修復工程於去(113)年10月開工,今(114)年已有重大進展。文化局表示,竹市府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副教授李長蔚所率領的團隊合作,將邀請日本神社寺廟修復的宮大工匠師及古蹟修復專業顧問於7月底來台灣,共同參與新竹神社的修復與技術交流。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神社為日本宮大工匠師級的作品,社格為國幣小社,是台灣現存神社中社格最高者,建造工法精緻且繁複,修復難度極高。市府團隊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美感新竹」施政理念,也持續兌現高市長修復神社與活化周圍地區的承諾,此次特別邀請日本專門修復神社寺廟的宮大工匠師參與,將有助於釐清修復細節,並對後續的修復工程奠定專業基礎。
文化局提到,此次邀請的日本宮大工匠師是株式会社鵤工舎創辦人小川三夫,其為日本國寶級匠師,曾參與日本多處著名寺院的修復及新築。同時邀請修復經驗豐富的株式会社山本瓦工業,協助新竹神社瓦作屋頂的復原,並安排來自日本建築界、學術界的建築師及大學教授群組成的專業技術顧問團隊,給予修復上的建議及指導。
文化局說明,新竹神社(初代)始建於1918年,1940年擴建為現今規模(二代神社),並於1942年由原本的縣社升格為國幣小社,設計師為森山松之助(初代神社)、八板志賀助(初代神社)、手島誠吾(二代神社),建物配合台灣多雨氣候及新竹地區的強風,設計出具有新竹在地特色的新竹神社。二戰後曾為警備總部、收容所、專勤隊使用,古蹟建物現況僅剩社庫、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四棟尚存。因修復難度高無法一步到位,規劃設計時採納文資委員的審查意見,將修復工程分三期進行,第一期修復工程進行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之解體調查工程,115年完工後將繼續爭取中央經費完成後續二、三期神樂殿、社務所及齋館、繪馬殿的修復工程。
文化局提到,新竹神社全區修復完成後,盼能重現原本古蹟的風華,並結合園區公園興闢為結合歷史文化、休閒遊憩之城市文化新亮點、新地標,讓更多民眾認識並親近竹市文化資產。
- 記者: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