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卓越 海大3位教授獲國科會肯定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4月29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不僅在應用研究前瞻創新,在基礎科學也有堅實的根基,有3位教授獲國科會肯定,河海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校長許泰文獲得「傑出特約研究員」,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黃志清及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政郎獲得「傑出研究獎」。典禮現場由國科會吳誠文主委致詞,並由林法正副主委頒獎,表彰得獎人卓越的學術成就。
海大許泰文校長專精於海岸開發與保育、波浪理論、近岸水動力學、海洋海事工程及離岸風電與海洋能技術,並出版《近岸水動力學》、《海岸工程》及《永續的鑽石海岸》等領域專書,廣泛應用於海岸海洋工程設計與教學,落實本土化政策。其相關研發技術亦在國內外普遍應用,廣受專家、學者及業界的好評,其中WWM風浪模式,在氣候變遷下能精準並快速的預報暴潮與巨浪;EEMSE波浪折繞射模式能應用於海底沙波地形,近岸波浪淺化及折繞射與反應預報。RANS 模式考慮流體的旋性及黏滯性,解析海流流經沙坡底床與結構物,研發海岸調適策略與防護工法(離岸潛堤近自然系列工法),達到海岸保護及美化的效果。
許泰文校長感謝國科會支援各項研究經費及設備,從事海洋海岸專業學術基礎研究迄今,已參與國際會議、發表國際期刊180篇,並培育超過200位國內外碩博士班人才,在海洋海岸專業貢獻國家社會。同時,許校長並擔任海工學門複審委員及召集人;潛艦國造、NEPI整合型計畫和NEPII橋接溝通小組召集人,整合跨部會資源,解決漁業補償、致力於地熱開發及環評制度改善,為我國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貢獻力量,並據此在海大成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發展海洋科學先進技術,帶動海大邁向學術頂尖(36位學者入榜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產業化(產學合作經費師均全臺第五)、大學社會責任在地化(《遠見》USR獲獎件數全國第二),並持續以海洋為主體推動國際化。
生科系黃志清特聘教授長期投入奈米複合材料合成與生物醫學材料開發,利用天然活性物質製備碳化奈米材料,能廣泛應用於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發炎與抗凝血等領域。黃教授不僅連續多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近五年發表43篇國際期刊論文,其中20篇影響因子超過10,展現研究的重要性。其碳化奈米材料技術安全且高效,已與超過15所大學及研究型醫院合作,並取得多項專利,成功推動產學合作及技術商品化,研究成果榮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鉑金首獎、國家新創獎、科技部未來科技獎等多項肯定,未來將持續深化應用於畜牧業、生醫治療與健康食品領域。
電機系吳政郎教授則專注於控制理論研究,涵蓋多目標控制、切換控制系統、網路控制系統及非線性控制等領域。吳教授以屏障法(Barrier Method)及控制李亞普諾夫函數(control-Lyapunov function)為核心,發展出多項創新方法,有效設計高性能控制器。其研究成果包括數個非線性系統之同時穩定控制及同時H∞控制、非線性切換系統控制器設計、Polytopic非線性系統之穩定與控制器設計、具狀態限制條件之非線性控制系統控制器設計及具控制器結構限制的靜態輸出回授控制器設計,能廣泛應用於無人車、無人機自主移動與避障、無人機編隊防撞,以及微電網能源調控等領域,展現高度應用潛力與產業應用價值。
傑出特約研究員為累計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次,且參與特約研究計畫、傑出學者研究計畫或重大專案計畫合計達6年以上的學者。傑出研究獎分為「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基礎研究著重於學術原創性及科學突破,應用研究則強調對社會、環境的實務貢獻。另本次頒獎典禮亦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為國科會鼓勵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貢獻所設。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9 17:46:0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