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惠市長視察防汛整備 攜手中央強化區域聯防 守護嘉人安全

今(114)年自5月1日起已進入汛期,受極端氣候影響,短延時強降雨與颱風事件發生機率愈趨頻繁,嘉義市長黃敏惠於日前率市府團隊,協同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簡稱五河分署)吳明華分署長、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簡稱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楊熾宗分局長、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簡稱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林威再站長及各里長等中央與地方單位人員,前往中央排水出口段、國道1號265K+286、紅瓦里重慶二街及湖內抽水站等地,視察防汛整備與應變機制執行情形,展現中央與地方跨機關協作與整合資源,攜手打造更具韌性與安全的防洪體系,共同守護嘉義市及周邊地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黃敏惠市長表示,每年汛期皆是以備戰的心情面對,尤以排水防洪等影響的是都市整體發展,系統性整備而非單一點位,市府團隊也與中央部會保持暢通的溝通與交流;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五河分署、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及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與嘉義市政府團隊共同攜手為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把關。黃敏惠市長也提到,中央排水是本市最重要的區域排水系統,市府近年已完成番仔溝橋、通港橋等瓶頸段擴建工程,成功打通中央排水「任督二脈」。今(114)年續辦理中央排水出口段(0k+000~0k+347)治理工程,4月18日開工,預計於115年6月中旬完工。中央排水出口段完工後寬度將擴大近5倍,排洪能力大幅躍升,每小時可增加32萬立方公尺排水量,顯著提升本市防洪效能。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市府工務處與工程團隊的辛苦與努力,期許儘早完成本市中央排水治理的「最後一哩路」。
隨後,黃敏惠市長前往國道1號265K+286處,聽取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長楊熾宗針對「國道1號265k+286排水箱涵改建工程」簡報後表示,感謝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在肩負國道養護工作的同時,亦兼顧地方發展需求,改善埤麻腳排水通水斷面不足及高水位問題,工程預計在今(114)年10月完工,完工後可降低埤麻腳排水水位0.92公尺,排洪效率提升230%,有效保障頭港里、大溪里等地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黃敏惠市長代表市民致贈蘋果等慰問品,向工程團隊表達誠摯謝意與肯定。
工務處表示,紅瓦里為本市南邊重要聚落,重慶二街週邊地區過去每逢颱風或豪大雨,如88年莫拉克颱風、94年豪大雨、102年康芮颱風、107年豪大雨及110年豪大雨等,常造成積淹水,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及財產安全。市府為改善區域積淹水與交通問題,112年11月21日啟動「嘉義市重慶二街道路拓寬及新闢工程」,其中雨水下水道部分已在114年4月29日完工。透過新設的側溝及箱涵分流系統,當豪大雨時可將雨水分流至南京路箱涵,解決紅瓦里地區長期積淹水問題,不僅提升區域防洪能力,同步改善交通動線安全問題,進一步保障居民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
最後前往湖內抽水站,聽取五河分署長吳明華針對「嘉義市中央管區域排水及河川」規劃治理簡報,吳明華分署長指出,配合嘉義市政府推動「西區大發展」計畫,五河分署預計今年完成許厝堤防(西排水出口至華興橋)用地取得,預計明(115)年提報工程施作,朴子溪國道1號至西排水出口間牛斗山堤防及護岸興建工程,待完成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即啟動堤防及護岸工程用地取得作業;針對113年0724凱米颱風,分署已全面檢討湖子內排水與後庄排水系統,配合八掌溪保護標準從50年抬升到100年,重新水文水理分析研提治理方案;此外,八掌溪疏濬總量累計已達400萬方,主要公有地的疏濬區已完成,剩餘需徵收的私人土地部分,已納入中期治理計畫,預計今(114)年底耗資約23億完成八掌溪台一線橋至軍輝橋全河道用地取得,屆時將全面展開該河段疏濬作業。同時,五河分署同步辦理八掌溪瓶頸段的治理工程,預計明(115)年底前完成拓寬,增加嘉義地區河防安全。
黃敏惠市長表示,湖子內排水及後庄(隆恩)排水為中央管轄的排水系統,是本市湖內里與興村里地區防洪的關鍵設施,在過去112年0910豪雨及113年0724凱米颱風期間,皆曾造成嚴重災情。特別是在凱米颱風期間,八掌溪水位高漲,造成湖子內排水無法排出而溢堤,湖子內溪底地區淹水最深更達一層樓高,對居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威脅。黃敏惠市長期盼五河分署儘速完成湖子內及後庄兩處排水系統的治理檢討,強化排水設施功能,提升區域防洪韌性。黃敏惠市長也強調,市府秉持「超前部署、主動應變」的原則,已在興村里部署5部大型移動式抽水機,湖內里溪底地區則仰賴湖內抽水站直接將雨水抽排入八掌溪,以確保災時迅速排水、降低淹水風險。在颱洪期間,抽水站將實施24小時輪值監控,確保抽水設備運作正常,全力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工務處長蘇文崎提到,洪孟楷委員在111年6月23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邀集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的團隊考察嘉義市建設,市府提議中央協助解決大溪里與頭港里因埤麻腳排水在國道1號265K+286處排水箱涵瓶頸段未改善而積淹水問題,所幸工程已在112年3月15日順利開工,預計今(114)年10月10日完工,期能有效提升排水效能,解決地方淹水困境。此外,張啟楷委員於去(113)年11月30日邀集經濟部長郭智輝所率領團隊拜訪嘉義市,共同視察朴子溪許厝庄護岸興建工程,就嘉義市政府提議疏濬防洪、堤防與防汛道路興建及悠關嘉義市與鄰近縣市發展的「三橫三縱三環新生活路網」規劃闢建等議題勘查研商。當時相關單位說明,朴子溪堤防和防汛道路第一期計畫正在進行中,為提升效率,並縮短原訂長達8年的工期,已有共識朝向第2期與第3期工程合併核定方向進行。今天很高興聽到五河分署今(114)年完成第一期許厝堤防用地取得,預計明(115)年工程開工施作,第二、三期的牛斗山堤防及護岸興建計畫都市計畫變更也在加速進行中。另外,八掌溪的淤積疏濬和湖子內排水規劃檢討等計畫都同步推動,正朝八掌溪百年防洪目標邁進。
市府工務處說明,為強化本市防汛整備工作,市府已於114年3月13日召集相關單位召開防汛整備會議,共同商討汛期間的資源整合與支援策略,強化縱向與橫向災害應對機制。目前,全市5處車行地下道機房設備測試與集水井清淤作業均已完成,湖內及後湖2座抽水站也完成巡檢,確保汛期期間抽水功能正常運作。此外,市府已完成31部大型移動式抽水機的整備,其中26部已優先部署於易淹水地區,其餘5部保持待命,以因應突發狀況,全面強化防汛應變能量。
工務處也特別呼籲市民朋友提高防災意識,可利用本市「愛嘉義APP」即時關注水情,並定期檢查住家周邊排水設施是否暢通,主動清理落葉與雜物等,確保自家前排水順暢,共同做好防災準備、守護嘉園。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6 09:33:48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