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人權園區新增名錄揭牌 李遠:盼寫白色恐怖書

國家人權博物館政治受難者名錄更新增至1萬2060名,文化部長李遠和受難者今在綠島人權園區一起為新增名錄揭牌,受難者帶家屬在密密麻麻名單中尋找名字;李遠盼未來能寫一本和白色恐怖有關的書。

今天上午白色恐怖時期數10名政治受難者和已往生受難者的後代,在綠島人權園區「垂淚碑」前舉行追思會及新增受難者名單的揭牌。

農村武裝青年獻唱「阿母的話」時天空飄下細雨,在台下的政治受難者指著舞台上的垂淚碑說,時代的眼浪、母親的眼浪。1999年12月綠島人權園區揭牌時,政治受難者柏楊在垂淚碑寫上「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他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

主唱阿達(本名江育達)唱完「阿母的話」後說,他全家都用台語交談,他教導小孩台語是阿公、阿嬤留下來的話,現在是覺醒的時代,他身為父親有必要讓歷史的真相讓後代知道。

政治受難者高金郎代表致詞,感謝從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到現在的賴清德總統推動轉型正義,讓政治受難者名單從9百多人增加到現在的1萬多人。他呼籲台灣要團結,只要團結有愛心,就不怕有反動,有背叛,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讓台灣的天空放晴,台灣的光榮不只是政治上,不只是經濟上,還有社會的愛心,和諧一起往前走。

李遠致詞時表示,白色恐怖時期被捉的原因理由很多,有的是同單位人員互相陷害,有些人是被檢舉,有些人參加讀書會,有些人被刑求講出一大堆沒有關係的人名導致被抓,這段歷史相當複雜,他的工作就是希望透過電影,透過文學、漫畫、音樂,透過繪本,把這樣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今年就有2部電影和白色恐怖有關。

他說,有一天他離開工作後,希望能有一部最偉大的作品就是寫白色恐怖,他原本想,自己已經寫了103本書後不想再寫了,經過這段時間和政治受難者接觸後,希望能寫出自己覺得最棒的書跟白色恐怖有關。

隨後李遠和政治受難者一起將增加的名單揭牌,並送上百合花。受難者帶著家人尋找自己的名字,已往生者的家屬則在密密麻麻的名單中尋找熟悉的名字,放上一束鮮花。

因美國新聞處爆炸案蒙冤入獄、今年77歲的陳欽生,在1971年代欄位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告訴中央社記者,他是馬來西亞僑生,1967年、19歲那年,原本計畫到英國唸書,但因為同學要到台灣,一個轉念,就和3名同學到台灣當留學生。

他經常到當年的美國新聞處買書和讀書。未料,1971年美國新聞處發生爆炸案,那天他剛好沒有去美國新聞處,卻被認為是爆炸案的籌劃者被捕。

他說,被判了12年,足足被關了12年,出獄後靠著流浪漢的接濟,熬過3年沒有身分的日子。後來靠著自己努力跑遍40幾個國家,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台灣。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人權紀念公園」於1999年12月10日完工開放,在斜坡道旁牆面刻錄953名政治受難者名單;近年因政治檔案開放、史料研究成果及轉型正義進程,重新啟動調研工作盤點,目前增加至1萬2060名,代表了台灣對於過去政治受難者檔案的漸次開放與調查更加落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