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in Longstay專欄】小滿,雨水相趕/全素酸筍酸辣湯
Yoga WZ Monkey/台東瑜伽場所
剛過了立夏,小滿雨水相趕,台灣正進入梅雨季節小滿節氣,進入夏季第二個節氣,也即將開始梅雨季節。這時稻穗進入重要時期,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尚未大滿。因此稱為小滿。依照節律,小滿過後,氣溫將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偏涼,溫差可達到十幾度,尤其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患感冒。
進入夏季,白天高溫,大家都習慣開著空調,長時間待在冷氣環境,室內外溫差大,加上天熱又多喝了許多冰冷飲料,在中醫認為「壯寒衰氣」,傷陽氣。因此,整個夏季請留意居住環境保持乾爽,白天或夜間空調的溫度別設定太低,宜24至26度以上,並且多到戶外走走,減少在冷氣環境的機會,讓身體能夠適應自然,順應節氣,還能節能省碳,減少地球暖化,響應環保。
小滿時節飲食調理應以清熱利濕、健脾胃、助運化為主,身體的除濕與保濕是小滿節氣的重點保養工作。可多食冬瓜、薏仁、白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來清熱利濕,多吃懷山藥、秋葵、蓮子等食材能助脾運化。天氣炎熱時還可吃些西瓜、冬瓜、小黃瓜、海帶、綠豆等食物以消暑降溫,但寒涼食物不宜在一早起床空腹時進食,以免傷了脾胃陽氣。夏季的小滿,五行爲火、內應於心,因此夏季重視對心臟的調養,夏日炎熱會影響人們的心臟功能,而且天氣變熱、體內血流加快,心臟的負荷也相應變大。
夏養心,心喜涼,初夏濕熱適合多吃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筍、秋葵,或甘涼屬性的食材如絲瓜、冬瓜、西瓜、小黃瓜、綠豆和決明子、綠茶等,來消暑降火氣。也可以適量食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飲食,如檸檬、梅、酸筍等發酵食物。因應天氣變化,若沒有飢餓感可以減少主食的攝取量,改以流質飲食,能養脾胃的元氣,並留意食用過多辛辣料理,易對腸胃造成損耗。
竹筍富含纖維素,有解渴、降火氣的功能,同時也能幫助消化,並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本草綱目中記載,竹筍具有解毒、促進腸胃機能的效果。因為內含麩胺酸,能夠改善消化不良、促進腸胃健康;加上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C及各種礦物質,讓竹筍也能幫助恢復元氣。此外,因含有鉀,能協助排除多餘的鈉,可預防高血壓。竹筍屬寒性食物,需適量攝取。
熱鍋乾煸金針菇,香氣散發後,轉小火,入油,爆香蒜頭與蔥末,接著入洗淨切好的黑木耳絲、去皮切絲的白蘿蔔,炒軟,接續加入酸筍一同炒香;以鹽巴調味、白胡椒增加辣度,入鍋中炒香食材與香料,倒入水或高湯至少蓋過食材,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十到十五分鐘,關火燜至少十分鐘,隔夜或隔餐享用更入味。享用前試試味道調整口味,可視個人喜好以醋增加酸味,撒上蔥花即可享用夏季清爽植蔬酸辣湯。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Yinin Longstay專欄】立夏 萬物繁茂 / 植物烏魚子(奇亞籽)
【Yinin Longstay專欄】穀雨,春之末/ 清炒爽脆豆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Yinin Longstay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