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首度出現社運號召!521立院集結 國會改革爭議一次看


Threads首度出現社運號召!521立院集結 國會改革爭議一次看

image source: FB/經濟民主連合

文/蔡瓅萱

立法院於17日進行國會改革法案表決,由於修法內容及程序爭議,朝野雙方爆發嚴重肢體衝突,後續立法院外也聚集大量抗議群眾。今(21)日數個公民團體申請於上午9時在青島東路舉行反對國會濫權的「民主倒退,公民搶救」活動,並透過Instagram、Threads等社群,號召群眾於18時30分集結聲援,這也成為Threads發跡後出現在該平台上的首場社會運動串連。

國會改革法案為何引發立院衝突?爭議點一次看

本次立法院爭議,為國民黨和民眾黨共提出國會改革修法,當中的內容包含總統國情報告即問即答、強化立法院人事同意權、立法院調查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投票記名制等等。國民黨、民眾黨主張修法是為了加強國會監督職能,然而民進黨認為,修法草案過立擴強立院權力,影響權力分立原則,同時也對於法案的審查提出質疑,認為程序違反常規。雙方爆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5名民進黨立委、1名國民黨立委受傷送醫。

國會改革法案的爭議點如下:

#法案內容

【立法院調查及聽證權】

國民黨: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8章「文件調閱之處理」修改為「調查權之行使」,並增訂第9章之1「聽證會之舉行」權。

民眾黨:第8章修改為「聽證調查與文件調閱」。

民進黨:主張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制,針對憲法賦予立法院之職權有重大關聯者,得決議成立調查委員會,而委員會得成立調閱專案小組。否則將無權實施聽證調查權。

爭議點:修法不只針對官員調查權,也將範圍擴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可能導致一般民眾或企業必須提供資料給立院或至立院接受詢問、出席聽證會等,有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抵觸《憲法》權力分立的疑慮。

【藐視國會罪】

國民黨:提出《中華民國憲法》修正草案,增訂「藐視國會罪」,出席聽證會受質詢時若虛偽陳述、行政官員接受立委總質詢時若隱匿所知或明知不實仍虛偽陳述、行政官員在總質詢時反質詢經主席制止仍繼續者,將處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民眾黨: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修正草案,官員在答詢時如果超過質詢範圍,未經主席同意或答詢不涉機密,不得拒絕答覆,也不得隱匿資訊或虛偽陳述;若違規,主席得予制止,並得要求被質詢人為真實且完全的答覆。

民進黨:未提出藐視國會相關條文,但主張透過《立法委員行為法》強化國會議員自律,新增立委不得有性騷擾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違反者經紀律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調查,做成調查報告及處理建議後,提報院會議處。立委涉刑事責任者,可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辦理。

爭議點:「藐視國會罪」中的構成條件定義不明確,可能讓被質詢人在標準模糊不清的狀況下受罰,也可能導致國會無限擴權,破壞權力分立原則。

#審查程序

【法案內容討論爭議】

4月15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逐條藍白版法案,但針對民進黨立委有意見的條文宣告保留送協商,民進黨未有發言機會,因此試圖發起散會動議,但由於藍白人數優勢,最終條文全數保留送交黨團協商。而綠營版本國會改革法案則因藍營五度表決通過散會動議,無法出委員會及舉辦公聽會。

依立法院議事規則,初審法案若有無共識進行保留的條文,將分別由召委、立法院長召集協商,經過一個月「冷凍期」後,就算未取得共識也會送交院會表決。

國會改革法案冷凍期滿為5月16日,當日召集朝野協商時,雖將相關法案納入議程,但藍綠雙方不歡而散,未討論國會改革議題。5月17日民進黨團不滿委員會未經逐條討論直接將法案保留送出,和民國黨、民眾黨爆發肢體衝突。

【表決條文不公開爭議】

民進黨主張:藍白國會改革法案至最後一刻才送至議場,表決當日早上才提出新版,立院官網來不及公布,關心修法動態的民眾無法得知確切法條內容。

國民黨、民眾黨主張:修正動議及再修正動議皆放置於議場內每個立委的桌上,很多修正動議都是當天才提出,來不及網路公告是常態,同時強調通過的法案內容均可透過「立院議事及發言系統」網站查詢。

【舉手表決爭議】

民進黨主張:現場混亂,許多不同黨派的成員進出,採用舉手表決卻未清查人數,不合乎議事規矩,強調即使要表決也要有合法程序。

國民黨、民眾黨主張:依《立法院議事規則》,立院議案表決方法計包括口頭表決、舉手表決、表決器表決、投票表決、點名表決,舉手表決合乎規範。

公民團體發起「民主倒退,公民搶救」 Threads首度出現政治號召

在17日立院爆發肢體衝突後,最終僅有統總國情報告完成二讀程序,其餘內容將於今日院會繼續處理。由於前述爭議,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投護台灣聯盟等多個公民團體,串連發動「民主倒退,公民搶救」活動,今日上午9時在立院外的青島東路結集,旨在「阻止國會濫權法案三讀」,並提出5大訴求:

1. 國會改革不應破壞權力分立,不應侵害人民權益。

2. 退回國會三法,由委員會重審,517議事錄不予承認。

3. 拒絕立院變人大,抗議藍白沒收民主。

4. 委員會應實質討論各黨提案:停止濫用「逕付二讀」、「全案保留」、「封殺提案」、「散會動議」。

5.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全案保留,等於沒審;封殺提案,威權復辟。

本次活動也邀請民眾在18時30分下班、下課後共同前往現場聲援,資訊透過Instagram、Threads等社群平台迅速傳播,尤其在Threads上更是出現許多相關討論。這也是Threads平台發跡後的首場社會運動串連,不少網友都在該平台上分享國會改革法案爭議內容及抗議行動,也出現正反意見討論。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Threads」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於立院因國會改革法案爆發肢體衝的5月17日達到高峰,當日該平台出現許多相關議題,帶動網路聲量成長。Threads在今年初總統大選時因為提供了更自由的政治話題討論空間而帶起使用熱潮,如今從近期的聲量趨勢中也可以看出在Threads上政治相關話題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你脆了嗎?選舉帶起Threads新熱度 「大選後爆紅」這些政治人物都在用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4月21日至2024年05月20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Threads』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延伸閱讀

直升機墜毀!伊朗總統、外長確認罹難 最高領袖出面喊話

財政部承諾把關 避免新青安成為炒房幫凶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