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春鬥》回來了 尋找身體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

雲門《春鬥》回來了 尋找身體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

雲門舞集暌違6年重啟培育許多編舞家的《春鬥》舞台,本週末5/25、26日將演出編舞家蘇文琪的《可以是無題》、王宇光《BE THERE》兩齣舞作,以及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與影像創作者全明遠合作的影片《身土》,希望透過「春鬥」這個平台,繼續傳承與創新。



鄭宗龍因為陪姪兒看了動畫《進擊的巨人》,而有了「或許對身體可以有不同視角想像」的靈感,透過微距高速攝影技術捕捉舞者黃媺雅動作,肌膚紋理宛若沙丘起伏的土地,形成一種平面觀看身體的解讀方式,或許也能提醒我們也如「身土不二」所說,身體行為的結果跟環境是無法分開的。



鄭宗龍對2024重啟的《春鬥》,懷抱著「希望這個平台能夠傳承所有美好的想像,也讓創作者可以在這個時代,用一種新的眼睛,持續地對身體提出更多的可能性」的想像,因此請來主要是探索新媒體與身體相關創作議題的編舞家蘇文琪,以及曾是雲門2舞者、現為編舞家的王宇光,與5位不同年紀的雲門舞者一起密集排練。




雲門《春鬥》回來了 尋找身體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
蘇文琪與5位舞者前期討論期間,恰好碰上0403大地震,舞作《可以是無題》便以探討台灣面臨板塊不穩定帶來地震的自然災害,也隱喻台灣夾雜在大國勢力的現況,她也觀察到實體空間與數位空間的界線已然模糊。



她舉例,在齊邦媛《巨流河》書中,描述南京逃難的火車站是人聲雜沓,充滿各種情緒,但0403大地震當天,宣布停駛的高鐵站內,卻是人人安靜滑著手機,現在人的情緒反應,統統移轉到網路世界,在上面探聽消息、關心親友、表達害怕,因而在實體世界面對意外時,並不會第一時間反應而出現了情緒的斷裂感,因此在《可以是無題》的作品中,她希望以快速和緩慢動作的對比,來反應這些溫柔,其實是乘載了凝視與傷心的時間。




雲門《春鬥》回來了 尋找身體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
王宇光的《BE THERE》是他少見顏色繽紛的舞作,王宇光表示,他希望翻轉大家從觀眾席觀看舞台的視角,反過來呈現舞台上凝視觀眾的狀態。王宇光說:「我跟這5位舞者共同尋找他們各自的身體、樣子跟性格,有沒有辦法在作品中不斷的切換跟改變,比較像是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顏色,但在移動當中這些色塊一直在混淆的狀況裡面,成為一種動態的顏色。」




雲門《春鬥》回來了 尋找身體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



「春鬥2024」不僅有正式演出,也邀請了創作者林品碩與陳柏潔,以階段性的作品呈現,帶領觀眾參與作品的孵化過程,以及廣場市集等活動,演出僅剩少許票券,購票請洽OPENTIX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