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垢大師陳念舟攜來最新「回眸」側歪壺嘴銀壺作品
文/攝影:吳德亮
寫作正夯的近午時分,手機忽然line聲大作,電話彼端傳來銀壺大師陳念舟語帶神秘的口氣,說要帶一個我絕對沒看過的「新玩具」讓我開開眼界,當真?我二話不說就請他趕緊移駕過來,果然甫進門就從側包取出一把單柄銀壺,椪柑渾圓飽滿的造型、橘皮鍛造的壺面,以及大漆反覆多次塗繪的精緻提把,與他過去作品並無不同,特別的是壺嘴從出水口來個側歪彎轉,徹底顛覆了我對壺嘴的正常想像。
陳大師說創作靈感來自晚清光緒年間何心舟大師的「瓢瓜壺」,該壺除了沒有壺鈕的壺蓋、如飛碟般一氣呵成圓潤飽滿的造型、三叉足構成提梁般與壺身連接的正把,最特別的就是耐人尋味的側歪壺嘴了,不僅饒負趣味,更在轉折之間透出強烈的人文風采。因此他特別以流體力學單取何心舟瓢瓜壺的側歪壺嘴,再以純金打造的橋形樹枝作為壺鈕,創作出的「回眸」金銀壺,似乎有意在打破平衡中營造和諧卻又意外的驚喜,讓人感受大器中蘊含的無限哲理,在現代與古典交織的時空,向130年前尾名同樣有「舟」、同樣來自浙江的先賢致敬。
陳大師進一步說明:以「回眸」瀹茶出湯,全然毋須遷就壺嘴的方向,按一般單柄壺正常手法出湯即可。趕緊取來去年夏季東方美人茶頭等獎沖泡,果然金琥珀色茶湯一樣如拋物線涓涓釋出,比一般側把壺更為精準匯入曉芳窯的茶海,讓我嘖嘖稱奇。
壺名為「回眸」,讓我立刻想到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歌詠楊貴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不過他卻說是取自元代王實甫戲曲《西廂記》的「臨去秋波一回眸」,因為他說「我要的是浪漫」,其實無論張生之於崔鶯鶯,或唐玄宗之寵楊玉環,二者之回眸均可稱得上浪漫吧?因此我特別再取來武夷山「天心白岩」的「不知春」,在乍暖還寒的三月,以繽紛多彩的側把與金晃晃橋形壺鈕,加上側歪彎轉完美釋出的茶湯,讓煎水瀹茶多了一份情趣,更感受浪漫的岩韻與花香吧?我不禁深深陶醉其中了。
The post 無垢大師陳念舟攜來最新「回眸」側歪壺嘴銀壺作品 first appeared on 報新聞 Mega News.
- 記者:編輯部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