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色與巧藝交織——鍾桂英特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盛大開幕

記者王百佑/台北報導
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的藝術生命再次在歷史舞台上綻放光彩!國立歷史博物館今(28)日舉辦【玩色‧巧師:臺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特展】開幕式,文化部長李遠、史博館館長洪世佑、鍾桂英本人,以及藝文、科技界重量級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向藝術致敬的重要盛會。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示,本次展覽與史博館近期舉辦的「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展覽相互呼應,從軍中畫家李奇茂、四六事件後的畫家李再鈐,到客家女性藝術家鍾桂英,呈現台灣近百年歷史的多重樣貌。李遠以「看到鍾桂英,如同看到自己的母親與祖母」來形容內心深刻的感動,盛讚鍾桂英作品所展現出的生命力與溫柔,並感謝她以藝術成就為台灣文化注入堅韌精神。

現年94歲的鍾桂英在致詞中謙虛表示:「我不是最傑出的老師,但我教出許多傑出的學生。」希望透過畫作,喚起人們對色彩與生命的熱愛。洪世佑館長則指出,鍾桂英師承台灣近代畫壇巨擘廖繼春,她以鮮明強烈的色彩語彙,描繪台灣社會與環境變遷,展現女性藝術家的柔韌與智慧,亦充分體現客家精神的堅毅。

值得一提的是,鍾桂英特別捐贈大型畫作《入侵》給國立歷史博物館永久典藏,為本次展覽增添深遠意義。此外,展覽結合工研院開發的「XR智慧顯示創新表達技術」及「藝術家特化GAI生成系統」,觀眾可透過互動科技深入體驗鍾桂英一生的創作精華,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5年主題「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致詞指出,科技與文化藝術結合已成趨勢,透過智慧科技,不僅豐富了展覽體驗,也為藝術創作與展示開闢新道路。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李乾朗亦到場力挺,分享作為鍾桂英學生的珍貴回憶。

【玩色‧巧師】特展依鍾桂英創作歷程分為三大單元:
• 青春逐光:展現1970年代初期鍾桂英受印象派、野獸派影響,熱情奔放運用色彩的探索精神。
• 恣意用情:1980年代後期,色彩語彙更趨純熟,作品如《交響曲》以純粹色彩構築視覺旋律。
• 清歡有愛:1990年代以降,色調沉穩,輪廓線與色彩交錯,流露出對生命寧靜與圓融的體悟。
國立歷史博物館策劃【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鍾桂英作為女性藝術家的重要代表,串聯起台灣戰後藝術發展脈絡,展現她跨越時代、以畫筆譜寫台灣故事的無價貢獻。
展覽即日起至2025年7月6日止,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五樓展出。更多資訊可至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https://www.nmh.gov.tw)及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NMH/)查詢。
- 記者:編輯部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