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甜米糕/汪維嫻

汪維嫻

夏天到了,母親又要開始為做甜米糕忙活了。

舊時,我的老家在南方的一個小縣城,因為姊妹多,還有幾個堂表姊妹從農村來我家寄讀,父母的收入需要打緊安排才能維持平穩生活,平時並沒有太多機會吃到正餐以外的食品。但每年夏天,母親都會買上一大袋糯米,隔三差五為我們做“甜米糕”。

夏日夜晚,蛙鳴啾啾,梔子放香。母親忙完一天的家務後,一頭鑽進廚房,洗廚具,篩糯米。母親用一口大砂鍋把糯米分多次均勻炒熟,然後把炒熟的糯米全部打碎,放進一口缸子裏。待一切收拾好後,母親把缸子搬到院子裏的泥土上放置一晚,以增加糯米的滋潤度。睡四五個小時的囫圇覺,母親第二天起大早,甩個大背簍在背上,趕集採購白糖、熟芝麻、核桃碎還有玫瑰花絲等東西去了。

那時候,父親工作忙,經常出差,家裏的大小事情幾乎是母親帶著一群孩子操作。次日午飯後,姊妹幾個從院子裏又托又拽地把裝滿熟糯米的大缸子搬進家,分批盛進簸箕裏。母親從背簍裏取出準備好的白糖、熟芝麻、核桃碎還有玫瑰花絲等,一股腦倒進簸箕裏。大姐拿發箍給母親箍住額前的碎發,二姐幫母親揉面,其餘的孩子端水、拿物什等,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一股甜甜的米香和玫瑰香繞滿整個房間。等到輔料和糯米攪拌均勻後,母親拿出清洗乾淨的印著各種形狀的糕板,用一頭裹著棉花團的筷子沾一點點油,把糕板裏面全部擦一遍,分發給大家,讓大家製作自己喜歡的米糕形狀。這也是我們最喜歡參與的環節。

我最喜歡的糕板是兔子形狀的。握住糕板往凹陷的地方塞面,一邊塞面一邊使勁按壓,不時拿塊長方形的木板不斷拍打,直到每一塊糕板都壓得緊緊的。母親把塞緊糯米面的糕板翻轉過來,用力拍打糕板底部,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就蹦了出來,落在面板上。一個下午的時間,廚房裏都響起拍糕板的聲音,面板上也出現了兔子、小貓、小狗、太陽、月亮……

晚飯過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裏乘涼,母親端出一盤甜米糕,大家吃得十分盡興。我拿著一塊小兔形狀的米糕想塞進母親嘴裏,母親歪著頭說:“你們吃吧,太甜了我不愛”。

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母親酷愛吃糕點、蛋糕一類的甜食,只是那時捨不得吃罷了。

大概是年輕時喜歡收撿我們剩飯的習慣導致血糖過高,母親現在不能吃甜米糕這樣的甜食。但她依舊會每年夏天購買新鮮的糯米,為我們製作甜米糕。姊妹幾個也會相約帶著孩子們回母親家吃她做的夏日甜米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