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是一個兵/居曉年

我永遠是一個兵/居曉年

居曉年

“顏值的青春在軍營,升值的年華在報國”“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次服役,終生受益”。每當徵兵時節,看到這些宣傳標語時,我都被感動得心潮澎湃,思緒會拉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在家中,我在弟兄排行中是老三,兩個哥哥的離世給我的父母親心靈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創傷。兩位哥哥的病逝,我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18歲那一年,我高中畢業後,在江蘇省泰州市興化縣舜生鄉政府治保科戶籍員這個崗位上主動要求去報名參軍,父母壓根兒捨不得我離開他們。

兵役登記、目測初檢和政治初審,我都把這些流程過了一遍。在初檢、初審“雙合格”情況下,我被舜生鄉政府徵兵辦公室定為預征對象。在體檢時,我終於順利過關,內心不知有多麼激動,期待著鄉政府徵兵辦公室領導和接兵部隊來我家家訪。

有一天,鄉人武部王部長陪著部隊接兵領導來我村家訪,在他們還沒有跨進我家門口前,我事先就跟我媽媽提前打了“預防針”,說:“媽媽,你要在他們家訪時態度明朗一點,不准哭哭啼啼,要幫我說些好話,同意讓我去當兵。”媽媽點頭說好,終於同意我去當兵。媽媽說:“你去當兵,我捨不得也要舍,參軍是我們一家人的大喜事,媽媽不會拖你的後退。”

我做通媽媽的思想工作後,王部長他們一行到我家裏,問我:“你為什麼想當兵?”。“報國盡義務鍛煉自己呀!”我連忙回應。接兵部隊和鄉政府領導在我家短暫的家訪中,把我定為應徵青年。聽到這個消息後,我的心情就猶如歡快的小鳥一樣,高興得要飛起來。

當兵,是我從小的夢想。每當我看到軍人的視頻和畫面時,內心是多麼地崇拜與敬仰啊!鄉里通過一定的流程過了沒多久,我終於被鄉黨委和市徵兵辦兩級定兵通過了最後一輪的“體檢”“政審”關,正式定為“雙合格”應徵青年,一顆久懸的心兒總算是落了下來,我很激動,終於快要穿上軍裝了。

當年我親哥哥去參軍時,我就羡慕不已,現在輪到我將要去當兵怎能不欣喜若狂?“這是你兒子的新兵入伍通知書”,鄉人武部王部長笑容滿面給我父親遞交了“通知書”激動地說。我接到入伍通知的那一刻,父母又是歡喜又是憂。我即將穿上軍裝奔赴部隊,遠離家鄉,躋身到國防建設的隊伍,母親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再見吧,媽媽》,隨著歡送新兵興化輪船碼頭上高音喇叭裏傳出來的這首軍歌時,我和其他新戰友一道,背起行囊,揮手告別了可愛的家鄉和慈祥的爹娘,邁向我崇拜軍營的方向。記得那年,我是坐輪船到鎮江乘的火車。

沒過幾天,我和其他同年入伍的新戰友一道,昂首跨進了綠色的軍營。新兵連的生活,從一個老百姓過渡到軍人,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曆煉。當時,我一毛頭小夥子起初不適應部隊的環境,水土不服,說話方言濃,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直線加方塊的軍營生活,讓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融入到了火熱的軍旅生涯中。

在新兵入伍教育期間,軍事訓練是非常艱苦的。我們每天早上五點左右起床,必須進行長跑、俯臥撐、仰臥起坐等一系列的體能訓練,讓身體逐漸適應高強度的訓練。接下來,我們進行軍事課目的學習和實戰演練,訓練時間長達八個小時以上。軍事訓練涉及到疲勞、枯燥和壓力,而這些都是訓練課目中不可避免的。軍事訓練如同激烈的戰役,每一聲號令都如同衝鋒的號角,激勵著士兵們向前衝刺。太陽炙熱的光芒無情地灑在操場上,似乎要把士兵們的決心烤煉成鋼鐵。汗水沿著額頭滴落,砸在滾燙的地面上,化作一片片小小的水汽,這就是我們的決心,我們的堅持。人民軍隊是一道道鋼鐵長城,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由於我的表現突出,連隊首長選我進入了輪訓隊,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段經歷,訓練強度遠遠超過了新兵連,“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靠著這樣的堅韌和毅力,我咬咬牙終於也堅持下來了。回想當兵訓練之苦,要求之嚴,確實對我的身體和品性成長有了很大的促進,我感到當兵真的有意義和價值。

我在部隊盡了三年兵義務,為連隊教唱歌、出黑板報、寫通訊報導,為連隊的文化建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當了副班長,加入了黨組織,1984年囯慶35周年大閱兵,我作為中國第一代武警戰士,在天安門廣場出色地完成了執勤保衛任務。

我退伍回到地方,在鄉鎮幹了28年人武工作,歷任過人武幹事、副部長、部長、副鎮長兼部長,受、省、地縣黨政及軍事機關表彰73次。28年來,我參加徵集兵員440多名新兵,無一例退兵,所徵集兵員中先後40多人考上軍校,30多人榮立三等功以上表彰,近10人有重大成績。我還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優待證》,倍感無尚榮光與驕傲。 我的一生中有了當兵的歷史,我感到光榮和自豪,當軍隊召喚我的時候,我將義無反顧地回到軍營,走向戰場,我永遠是一個兵。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