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喜悅/賈方團
賈方團
多年前就策劃過,待到自己退休時,就遠離城市喧囂,歸隱田園,過一種耕讀漁樵的農家生活。沒曾想,這種田園生活在今年就已經早早上演了。
我的老家位於魯南棗鄉一處農村小鎮,這是山清水秀,風光宜人。村子背靠兩座崮型山,分別叫雞冠崮和栲栳崮,山勢雖不是那麼險峻挺拔,但赫然卻入選沂蒙七十二崮名單之列。俗話說“三山六水一分田”,村子左前方有一座小型水庫,流經多個村莊後彙聚到棗莊市知名的周村水庫內,成為城市飲用水來源之一。這裏的土壤較為肥沃,農田內適合於種植小麥、玉米、地瓜、大豆等農作物,菜園內黃瓜、番茄、茄子、絲瓜等蔬菜應有盡有。農戶承包的荒山上板栗、石榴、花椒、大棗等品種繁多。在老家生活了30年,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尤其對老泉頭的天然礦泉水情有獨鐘。每當夏季汛期雨水充沛時節,我便利用閒暇時間帶著塑膠桶前來泉邊接水,此泉水質清澈甘甜,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燒開後無堿,鍋內也不留鈣垢,用它熬出來的湯也是香脆可口。
今年開春時,我和妻子就早早把老家的二分農田深耕、細挖、翻土、整理一遍,準備種一些早春玉米煮著吃。玉米成熟時,城裏市場上每穗可賣到1—1.5元不等,雖說不貴,但天天早晨煮個三五穗的,時間久了也不是權宜之計。不如自己種一些,吃起來方便,加上不噴打農藥,綠色無公害也更加放心。於是,在母親那裏找來了鐝頭、抓鉤、鏟子、鐮刀等農具,購買了白、黃、花等三色玉米種子和肥料,找來了透明手套、小紅桶、鐵勺子,準備等待一場春雨降臨後,就開始播種。可誰知,計畫不如變化大,這雨越等竟然越不下。而且一等就是三個月,碰到幾十年不曾遭遇的乾旱天氣。待到6月初芒種時節,田地裏的小麥都已收割完畢,天空中仍然未降半點雨滴。鄰居們有的抽水潑地,有的拉水到田邊,已開始播種玉米了。我們這塊田地面積小,又地處半山腰,抽水上不去,挑水無處挑,只能先播種,再等待下雨吧。著實體驗了一回農民“靠天吃飯”的境遇。
一天淩晨,我和妻子早早起床,簡單吃了點早飯,帶上所用物品和種子肥料,驅車奔赴老家農田。由於地邊狹窄,有一段小路需要步行。到達地裏後,東方才剛剛露出一片魚白。根據總體面積,測算完行距、株距後,我們就開始挖坑、施肥、播種了。別看只是這簡單的幾個步驟,對於幹慣了農活的農民來說,或許不成問題。但對於我們這些離開農村二十多年的上班族來說,就顯得非常生疏,幹著幹著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大早晨的,天氣異常酷熱,幹活不到二十分鐘,就揮汗如雨,衣服也全部濕透。於是就放慢速度,一邊擦汗,一邊喝點水補充體力,然後再一鼓作氣,繼續播種。看到老婆撂完玉米種子,我趕緊去施肥,按照老農說法,種子必須遠離肥料,否則會被“燒”傷,影響出芽的。分開施肥後,我用鐝頭去掩埋土壤。經過周而復始的勞作,二分地的玉米終於播種完畢。幹這點農活,我倆竟然用了整整兩個小時。看起來平常鍛煉得還不夠呀。稍事休息片刻,收拾用具馬上下山,急匆匆趕到單位時,還不到早八點上班時間呢。
原以為種完玉米,近期就會下雨的。誰知又度過了漫長的一個多月,暴雨才姍姍來遲。這期間我們因為太忙,也無暇上山查看玉米苗長勢情況。7月初,當我們帶著種子肥料再次來到玉米地裏準備補苗時,卻驚奇地發現當初種的玉米,竟然生長出了大多半幼苗。有的幼苗直挺挺的,葉子周圍已經打卷,接近乾枯了。誰知在前期雨水的迅速滋潤下,竟然慢慢開始返青,遠遠看去翠綠一片。我們非常驚歎玉米苗極其頑強而又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把長勢良好的玉米苗全部給追肥一遍,然後鋤草、培土、扶苗,以便留給它更多的生長空間。對於未曾發芽的土坑,我們又重新進行補種。鑒於剛下過雨,土壤潮濕,非常利於玉米發芽,就把剩餘的所有空間進行完全覆蓋播種一遍。
一周後查看發現,本次播種的發芽率接近100%,都是兩棵兩棵地競相生長,看到整塊地裏土肥苗壯,我和妻子內心非常欣喜。之後,每過個十天半月的,就去地裏鋤草、施肥、堆土固苗、排澇,鑒於“大旱之後必有大澇”經驗,在靠近地壟邊緣深挖了一條排水溝。不知不覺間,玉米秸稈已長到一人多高,爭先恐後開始出天纓、授粉、結胡了。然後經歷了長時間高溫酷暑和幾場酣暢淋漓的大雨灌溉,馬上就到採摘成熟玉米穗的收穫季節了,這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先把首次播種時的玉米穗掰下來,裝了滿滿兩大編織袋子帶回家。把外層玉米皮剝下來,一根一根摘下它們的鬍鬚,看到金燦燦的玉米,我們很有成就感。煮熟後品嘗時,感到既脆又甜,味道香噴噴的,全家人啃著啃著都露出了滿意地笑容。吃著自己種的玉米,品味著豐收帶來的喜悅,那種愜意簡直賽過活神仙呀。
至此,每隔一到兩周時間,我和妻子就會利用閒暇時機到玉米地裏採摘。因為留著趁鮮食用,因此就不能等到完全成熟再去掰掉,要學會挑選。穗小太嫩了不行,外皮發黃太老了,也不行。精挑細選之後,每次都能掰掉幾十穗鮮嫩帶須玉米。因為需要保鮮存放,故此其外皮都不能剝掉。我們或用塑膠袋、手提包,或用編織袋裝起來,紮上袋口,手提肩扛,沿著崎嶇的羊腸小徑,運到一公里之外的大路上,塞到車裏。再把幾個空皮桶灌滿山泉水,車輛後備箱基本上就滿滿當當了。聽著熟悉的老鄉,眉飛色舞地聊著全村人的家長里短,我仿佛又回到了令人神往的童年。
回到家,我倆趕緊對所有玉米穗進行“深加工”。我負責剝掉外皮,摘去龍須,妻子負責削掉殘留部件。不一會兒,黃澄澄的玉米就堆成了小山,冰箱裏垛得箱滿為患。我倆合計著,把未剝皮的玉米分送給幾位同事和好友,讓他們也分享一下我們的勞動果實。好友們在品嘗玉米後都豎起了大拇指,紛紛讚歎從來沒吃過這麼香甜的玉米。播種希望,春華秋實,更要學會分享。灑下辛勤汗水,幾多付出,終獲累累碩果。讓同事們分享豐收的喜悅,等於也播下了友誼的種子,更加深了與同事、好友們之間的友情。一份耕耘,多份收穫,這是我和妻子始料未及的。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種地和工作又何嘗不是一個道理呢?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