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推「老屋延壽計畫」 改善居住安全活化租屋市場

內政部推「老屋延壽計畫」 改善居住安全活化租屋市場

【記者 彭姿穎/台北 報導】隨著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住宅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國發會預測,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已達500萬戶,占全體住宅的一半,形成「人屋雙老」的挑戰。為此,內政部日前宣布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希望透過補助與改善措施,延長老舊建物的使用年限,並可望釋出至租屋市場,結合政府推動「包租代管」計畫,進一步發揮老屋的價值。

「老屋延壽計畫(草案)」針對屋齡超過30年、樓高4至6層且符合基本安全標準的集合住宅,提供經費補助,以改善室內外環境。主要涵蓋三大類別:1.管線更新:強化水電瓦斯等管線安全,降低事故風險;2.建物修繕:翻新外牆、屋頂防水等,提高建物耐久度。 3.無障礙設施:增設電梯、坡道等友善設施,讓高齡住戶能夠安全居住,減少因換屋帶來的不便。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此計畫不僅能延長老屋使用年限,也符合政府「永續循環、淨零排放」的政策方向。未來,內政部將廣納意見、完善計畫內容,並送行政院審查通過後正式執行。

都市更新不易 「老宅延壽」成為現實可行解方
劉世芳表示,目前全台約22%的住宅為4至5層樓的老舊公寓,其中許多6層樓建築仍未設置電梯。由於短期內全面推動都市更新或重建不易,因此政府希望透過「老宅延壽」計畫,提供房屋補強與室內改善方案,讓住戶能在不搬離原住地的情況下,提升居住安全與舒適度。

她進一步指出,傳統的都市更新模式通常要求住戶搬遷至少兩至三年,對年長者而言,不僅適應新環境困難,還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壓力。因此,政府計畫透過補助與政策獎勵,推動耐震補強、電梯加裝及室內安全設備改善,使老宅得以「延壽」,住戶也能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針對具體推動方式,內政部目前正思考三大方向: 1.政府補助:減少住戶經濟負擔,特別是與耐震補強相關的工程,可能透過公務預算支應。2.容積獎勵:允許部分樓層增建電梯,以解決長者行動不便的問題。3.融資放寬:降低貸款門檻,讓有意願改善房屋的住戶能夠更容易取得低利貸款進行修繕。

此外,由於許多老宅為四至五層樓的透天厝或無管理委員會的公寓,內政部也計畫簡化行政流程,減少住戶間的協調障礙,提高計畫的可行性。

促進世代共居與房市活絡 老宅可結合租賃市場
劉世芳表示,「老宅延壽」不僅有助於長者安居,未來也能吸引年輕人入住,促進世代共居與房市活絡。透過政府補助與修繕後的老屋,未來可釋出至租屋市場,並與政府推動的「包租代管」計畫結合,增加租賃住宅供給,進一步發揮老屋的社會價值。

她強調:「人老有衛福部照顧,屋老則由內政部來設法。」政府將透過完善的政策設計,確保住戶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心生活,讓老舊住宅獲得新生。內政部目前也正研擬透過《都市更新條例》或《住宅法》的修法,確立老宅補強與延壽的法律基礎,讓政府補助具備法源依據,使計畫能夠更有效推動。

未來,內政部將持續聽取民眾意見,確保政策符合實際需求,並呼籲老宅住戶積極參與計畫,共同讓台灣的都市住宅環境更加安全、宜居,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照片:記者彭姿穎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