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莊的家底/周桂芳

一個村莊的家底/周桂芳

周桂芳

週末,朋友開車帶我去一家叫樟樹下的咖啡廳喝咖啡,我們三人本是沖著濃香誘人的咖啡去的,我卻被幾棵古樟樹深深的吸引,感覺就是為了赴一場香樟之約。

朋友點了咖啡,我們本來準備坐在窗邊的陽光下喝咖啡,卻架不住我想要坐在古樟樹下。正好古樟樹下茶桌的人離開,我們就移到了一棵古樟樹下。

這裏是一個小坡,根據向上地形縱向有四五棵參天的古樟樹,最大的一棵有500年樹齡,其他幾棵都是400年、300、200年不等的樹齡,圍著這幾棵古樟樹,又種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小樟樹,形成了一片茂盛的樟樹林。陽光灑在蒼翠濃密的樟樹林間,感覺是光陰漏下的金粉,滿滿的時光故事。

我們坐在古樟樹下,曬著春日的暖陽,品著濃郁的咖啡,清風幫我翻書,感覺坐在光陰的故事裏。我特別想去親近這幾棵古樟樹,我用手去撫摸古樟樹粗糙斑駁的老樹皮,伸長臂膀去抱一抱這幾棵古樟樹,感受古樹濃郁的生命氣息。我圍著一棵樹慢慢地走了一圈,又走一圈,抬頭看古樟樹粗壯挺拔的樹幹,看它繁盛的枝葉,看它身上結的一處處老厚枷,看它樹中大大小小的孔洞,我完全沉浸其中,就像讀一本本厚重的古線裝書。

朋友邊喝咖啡,邊偷偷拍下遠去我的背影,還有我靠在古樟樹下的樣子,真的很有歲月光陰的味道。

我站在古樟樹下,看樹上掛的保護藍牌,上面寫著樹的年齡,樹齡都是百字頭,那是古樹的歲月年輪。還標有樹的原址,就像郵件地址一樣,標明這是某市某區某村某灣,原來,這裏原址是一個村莊。村莊早已變了模樣,再也找不到蹤跡,只有這幾棵古樹還記著老村莊的姓名地址。這幾棵古樹,是這座村莊留存下來的唯一遺產,唯一沒有掏空的家底,唯一沒有變樣的底色。

一棵古樹,是一個村莊的家底,是最後的綠色家底。

人可以離開村莊,房子可以拆除,村莊就消失在滾滾車輪下,唯一只有這幾棵百年老樹留了下來,堅守這最後的家園,守住這村莊最後的家底,記住村莊的歷史人文,是村莊活的博物館。

古樹家底,是一個村莊的底色,是一個村莊最後的胎記,是村莊最後的一絲溫柔,是村莊最後的一點念想,是供養鄉愁的最後一點精神營養。

我剛去探訪了一棵1500年的銀杏樹歸來,因有圍欄保護不得近距離觸摸。我伸手去觸摸了一棵1200年直插雲霄的松柏樹,手中還殘留下了松柏的青香味。這些古樹,高大粗壯,直聳入雲,櫛風沐雨,承接霖露,遠近高低,葉片閃爍,安靜地生長在歲月光影中。

站在樹下,我仿佛理解了大道自然的道理。一棵古樹就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就是自然一個的小宇宙。它挺拔地站在天地間,不言不語,不卑不亢,不喜不怨,承接所有風霜雨雪,迎接陽光雨露。你來與不來,它都站在那裏迎接,你走與不走,它都站在那裏默默相送。

古樹的態度,就是人的處世態度,也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態度。

週末,我經常帶著兒子去附近的城中村尋訪古樹。站在一棵古香樟樹下,兒子認真地讀古樹身上掛的保護藍牌,讀古樹的名字、樹齡、地址,就像在讀一本有顏色有氣味會說話的線裝古書。我和兒子牽手抱一抱古樟樹,用手摸一摸流光歲月在古樹身上結的厚厚老繭。

抱樹就是接地氣,接天地之靈氣。

這一棵棵的古樹,就是一個村莊的家底,一個村莊,一座城市,人對樹的態度,就是村莊的底氣,就決定了家底豐厚的底色。

村莊的家底,為村莊最後托底,為村莊最後留根,為村莊留下最後的地氣和地標。這些古樹,雖年歲已高,卻依舊繁盛濃蔭,歲月蔥籠。它們站在光陰的流年裏默默地生長了幾百年,它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多少歲了,卻仍然記得村莊的歷史變遷,記得村莊裏的人和事,喜與樂。古樹一路向上長,一路積累了厚實的苔蘚光陰,蓄積了村莊故園深深的綠意。村莊的人走了,村莊的房子走了,村莊也走了,古樹卻捨不得走,古樹要為村莊留守故園,為回家的人當路標,為尋根的人指路,為路過的人和親近的人提供連接泥土的地氣和天地的靈氣。

一個村莊,因一棵樹而得名,一座城,因古樹而有了靈氣,有了氤氳的滋潤,有了歲月的光澤,有了平凡的幸福,有了綠色的記憶,有了人間濃濃的煙火氣。一棵樹,因一個村莊,而落地生根,自從把根紮進這個村莊開始,它就接通了這個村莊的地氣,水汽,靈氣、財氣和運氣,在此地茁壯生長,枝繁葉茂,一生想與村莊相伴,不願再挪窩。

一個村莊,有多少家底,取決於這裏的地理環境、氣候濕度,還有人與草木忘情共處,相依相偎。

村莊的家底,草木的家底,是綠色的家底,是綠色的故事,它們是活著的、呼吸著的,繁盛著的故事。

我靠在樹下靜靜地想,這長了千年或幾百年年輪的古樹,就像世間的人一樣,默默地長在天地之間,把根深深地紮進泥土裏,拼命吸收營養,不斷地粗壯強大自己的樹幹,繁盛自己的枝葉,才能傲然立於天地之間。

千年的樹,流轉了千年光陰,百年的樹,流走了百年光陰。人走了,樹還在,村莊走了,樹還在。俯瞰從樹下走過的人,就像走過了千百個千秋不同的人生光景。

一個村莊的家底,默默藏在民間,就像老古董和高手一樣藏在民間。

走近一個村莊的家底,讓人動容,會不自覺地想用手去觸摸一個村莊的歷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