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2.0再談疑美論

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2.0再談疑美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不斷砲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讓疑美論輿論再度在台灣掀起。(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三年前筆者在本專欄寫了一篇「台灣人到底誰疑美?」,當時是拜登總統仍在任時,筆者分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TEDS)2020年的資料(n=1680),發現年長者、外省人、統一派、國民黨支持者比較容易疑美。當時測量什麼叫做疑美的問卷題目是:「請問您對於臺灣與美國關係的看法。5分表示臺灣應全力與對方拉近關係,-5 表示臺灣應全力與對方保持距離,0表示維持現在這個樣子就好。」這一題答案的平均分數是1.97分,相較於問受訪者同一題、但把「美國」置換為「中國」所得到的平均分數-.174分,整體來說台灣人還是相對親美遠中。

儘管疑美論本來就應該只是中性用詞,但過去幾年,疑美論(US skepticism)在台灣的使用卻變成有點目的性。這字眼最早應該是從疑歐論(Euroscepticism)的概念類比過來的,疑歐論指當時英國脫歐前,想要脫離歐盟的英國人的態度。但疑美論在台灣並不是指台灣想要脫離一個由美國與區域國家所組成類似邦聯的組織。在台灣,疑美論很單純的就是指台灣的政治人物或民眾認為台灣應該靠近美國多一點,而遠離中國多一點。但過去攻擊疑美論的人,通常是政黨認同偏綠或雖然不偏綠,但至少是討厭藍營的人,會把疑美論當成一紙負面標籤來貼在對手身上。

同時,疑美論這個說法也從川普第一任時就有人喊出來了,但當時川普的執政相較於這一任對台灣友善許多,因此當時台灣各界若對於還多少走建制派與民主路線的川普有批評的話,就很容易被貼上疑美論的標籤。而這個標籤隱含著替罔顧民主與人權的中國說項的味道。如果從各種輿情來看,疑美論在台灣幾乎都是挨打的。尤其當時蔡英文政府與川普政府之間有許多外交成就,包括高層互訪。後來拜登當選又回到建制派路線,對於熟悉國際政治與傳統的民主國家領袖與政治學者當然很孰悉,因此當時如果認為台灣要「親中遠美」或者「懷疑美國對台政策動機」的台灣人,也常被貼上疑美論。就像2000年初期時阿扁總統提出「愛台灣」的說法,即使當時國民黨、親民黨或者新黨的政治人物都不太敢掠其鋒,都知道數落「愛台灣」的口號是討不到任何便宜的。同樣的,疑美論就2016年以來的台灣而言,早已變成一種很難正面的親中標籤了。此外,就綠營支持者而言,疑美論一直到2024年為止都不太會是個問題,綠營裡頭不管是哪一個派系,不管是獨派或是蔡英文路線的務實派,基本上都會譴責疑美論的多。

川粉的背景

要說有分歧的話,頂多就是在2020年川普連任對上拜登時,台派內部有分裂,一派是認為川普太具有威權性格,選上對台灣不會太好vs.從2016年起就已形成的各種台灣川粉社群。講到支持川普,筆者有一個比較粗淺的統計,以取得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專業社群而言,儘管仍然有些有政治系、國際關係系、公共行政系博碩士學位的教授或智庫學者會支持川普,但仔細觀察下來,大部分的川粉,尤其是鐵粉,很多都不是政治相關科系畢業的專業人士。事實上,當中有許多從理工、農科或商科拿的學歷,甚至有不少醫生川粉。

雖然我們不宜以偏概全,但這群未受過政治相關科系訓練的其他專業川粉,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他們都不喜歡看外電,除了在Chatgpt發明之前可能有語言隔閡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認為主流媒體如CNN、NBC、BBC、《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這類媒介,都是長期浸淫在華府建制派下的「左膠」媒體。這些媒體忽視了美國底層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通常就是鄉村白人的聲音。雖然他們的批評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但就美國有250年國詐與相同悠久歷史的大眾媒體發展而言,質疑自由派媒體的專業性大可不必。事實上,不管是自由派的CNN,或是保守派的福斯電視台,只要新聞出來都會經過嚴謹的查證。這些媒體的評論或許會因為不同意識形態而有差異,但事實成分都還是會詳實提供,畢竟新聞的本質仍要傳遞真相。

中國人川粉

另外,從2016年以來,在台灣的川粉意見領袖,有一些是流亡在海外的中國人,這些人除了極少數一個至多兩個,基本上也都沒有受過政治學或國際關係的訓練。而這些中國人雖然「逃出來」或者「回不去」都很反共,但筆者觀察因為他們離開中國赴美、赴歐、赴台灣時,年紀都已經很大了,嚴格講起來就算後來取得民主國家的公民權,很可能票也沒投過幾次。換言之就是沒什麼民主經驗的一群人。

這一群人習慣看的簡體字的媒體,英文稍微好一點的會讀像New York Post這種小報。又習慣繁體中文的台灣川粉,與中國川粉因為支持對象一樣所以一拍即合,又因為繁、簡體字的差異不大,因此就會出現一種非常弔詭的現象:意即台灣川粉通常是深綠,但卻很喜歡讀跟中共關係最密切的簡體中文字的美國政治消息,然後收看的Youtuber政論幾乎都有中國口音。

筆者另外有一個觀察,那就是這些中國川粉其實還是非常崇尚威權的,雖然他們鄙視習近平的威權,但卻癡迷於川普的威權。簡體字本身沒有錯,但不幸的是在簡體字的媒體世界中,常常充斥著對於美國政治與川普的超譯觀點甚至是假新聞。

疑美論使用再質變

川普在2024年上任後,他逼著烏克蘭割地停戰的言論已經無法再更裸露了,同時川普本人對於台灣的晶片產業批評多次,對於台灣的安全保障連一次都說不出口,甚至要求台灣的國防預算提高到實務上非常困難的GDP的10%。而最弔詭的演變是,綠營內部這次因為疑美論分裂了。以前的疑美論是拿來批評台灣的紅媒與背棄台灣與美國民主的泛藍甚至深藍人士。但這次的疑美論卻是拿來打自己人,只要是批評川普各種反民主與反人權作為(例如滅絕DEI正政策)的人,常會被扣上疑美論的帽子。這裡提供兩個疑美論應該怎樣被適切看待的觀念。

第一、AIT前處長孫小雅曾針對疑美論提出看法,她說在民主國家本來就有言論自由,美國不會要求盟友「盲目追隨」。她甚至也說「適度的懷疑在民主社會是好事」。

第二、這也是本文的最後忠告,批評美國民主,而且認為吵吵腦鬧、一事無成的民主有什麼好?轉而鼓吹國家治理與效率更重要,因此台灣應該學新加坡、改採有別於美式民主的華人治理,這種說法的確是疑美論。但是,請注意,批評違背美國自己民主人權原則的美國總統並不是疑美論。

當然,筆者作為一個政治科學研究者,其實不太喜歡見到疑美論被賦予價值判斷,但本文希望從道德層面提醒:「疑美論」不應被等同是「質疑、監督與批判越來越威權的川普言論與作為」。川普頂多只能再做四年,但美國的立國根基一直都言論自由與質疑權威。

●作者:邱師儀/東海政治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黎榮章/黃國昌當選民眾黨新任主席 網路輿情怎麼看?


名家論壇》黃創夏/國民黨自燃,照亮黃國昌


名家論壇》翁履中/川普新關稅戰衝擊全球!台灣如何謹慎突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