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公共球」惹議!教育部重申3點原則

教育部「校園公共球」引發反彈。圖為中芸國中操場。(圖/翻攝自中芸國中FB)
[NOWnews今日新聞] 教育部長體育署為了推廣全民運動,讓校園開放更有意義,推動「校園公共球」,把全國中小學可提供的球具、運動器材提供給社區民眾使用,引來教師團體反彈,痛批政策將大幅增加學校的維護、管理負擔,要求提出相關配套,教育部第一時間承諾不會貿然實施,今(15)日再做出回應。
教育部說明,「校園公共球」補助計畫,原意在於鼓勵全民運動、促進社區資源共享,期望讓校園成為學生與社區民眾皆可友善使用的運動場域。以學生為例,下課時間可隨手取球運動;校園開放時,家長也能帶孩子一起打球,增進親子互動。
教育部重申,計畫自研議階段,即明確以「不增加學校負擔、不動用既有球具資源、不涉及教師管理責任」為基本原則,球具不列入財產造冊,也無需由教師管理,相關經費也由教育部統籌支應。
教育部理解外界對政策內容仍有疑慮,確實容易產生誤解,因此在接獲各界意見後,會審慎研議具體可行的推動方式,初期也將在有意願參與的縣市及學校試辦,並視實施成效審慎評估,相關經費跟採購作業及管理責任也不會讓學校來負擔,也不會影響到學生上體育課的權益。
相關新聞
世大運/教育部鄭英耀部長率隊造訪埃森大教堂 為臺灣選手祈福
深化教育交流!台越攜手培育關鍵人才 簽署「新版教育合作協定」
逼迫女足隊抽血換學分!台師大涉案教練懲處出爐 教育部也發聲了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