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便顏色怪怪的!就醫一查竟是胰臟癌

近日,一名60多歲女子因排出灰白色糞便而就醫,經檢查後確診為胰臟癌,腫瘤大小約3.2公分。這起案例再次提醒大眾,應該注意觀察自身糞便的顏色變化。



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該名女子就診時表示自己的糞便顏色與往常不同,呈現灰白色。醫師詢問患者是否有發燒、上腹痛等症狀時,患者均表示沒有,這讓醫師感到憂心,因為這種情況通常與較惡性的癌症有關。



錢政弘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膽汁中的膽色素會使糞便呈現棕黃色。當膽汁排出受阻時,例如發生胰臟癌、膽管癌,或有膽結石堵住膽道出口,使得膽汁無法排出,糞便就會變成灰白色。他強調,灰白色是最危險的糞便顏色,通常與癌症有關。



進一步檢查後,醫生在患者的胰臟頭部發現了3.2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錢政弘醫師解釋,由於腫瘤位於胰臟頭部,堵住了膽汁出口,導致胰管中的消化酶無法排出。這不僅造成糞便變成灰白色,還可能會出現脂肪便,甚至能看到水上浮著一層油滴,這些都是胰臟出問題的表現。



消化內科醫師詹宜學提醒,除了灰白色外,還有兩種糞便顏色需要特別注意:



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或近端小腸有腫瘤或出血的警訊。
紅色:可能是下消化道如遠端小腸、大腸癌或痔瘡等問題所致。

然而,醫師也提醒大眾不要過度緊張,因為糞便顏色也可能受到飲食影響。例如,食用綠色蔬菜可能導致糞便偏綠色;攝取豬血、鴨血或含鐵成分較多的食物可能使糞便變黑色;食用紅色火龍果或甜菜根則可能導致糞便變紅色。



專家建議,當發現糞便顏色異常時,應先回想近期攝取的食物,如果無法解釋顏色變化,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定期觀察自己的糞便顏色,可能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