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烏溪極度瀕危「巴氏銀鮈」 台積電中科廠生態池加入備援棲所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守護烏溪極度瀕危「巴氏銀鮈」 台積電中科廠生態池加入備援棲所
巴氏銀鮈為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全球僅存於臺灣中部烏溪流域(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為守護全球僅分布於臺灣中部烏溪流域、極度瀕危的保育類淡水魚「巴氏銀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持續推動溪流保育及瀕危物種保育行動,自113年與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於大里旱溪排水生態池運作巴氏銀鮈救援庇護池,成功將野外營救約70隻魚,繁衍回放超過700隻至原生溪流。今年擴大保育量能,將部分由旱溪庇護池自然繁殖及救援的巴氏銀鮈個體,移置至台積電中科廠區生態池作為備援棲所,持續拓展域外庇護網絡,穩定物種族群,展現政府攜手民間、致力守護臺灣特有原生魚種的具體行動與承諾。


守護烏溪極度瀕危「巴氏銀鮈」 台積電中科廠生態池加入備援棲所

台積電與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及臺中農業局簽署保育合作備忘錄,展開多項保育合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於昨(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率隊出席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TSMC 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周年活動–巴氏銀鮈,台積安居」,與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等單位共同見證這項跨部門合作成果。


守護烏溪極度瀕危「巴氏銀鮈」 台積電中科廠生態池加入備援棲所

台積電中科廠區生態池作為巴氏銀鮈域外庇護備援棲所。

林華慶致詞時指出,巴氏銀鮈為臺灣特有原生小型淡水魚,民國98年公告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僅侷限分布於烏溪流域。長期以來受到河川污染、外來種入侵與水利工程等人為干擾,加上極端氣候導致枯水期河川斷流愈趨頻繁,生存壓力日益嚴峻。林業保育署自107年起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透過臺中分署盤點生態資源,指認烏溪流域為重要溪流保育軸帶,並以增加巴氏銀鮈庇護所為主要保育目標。


守護烏溪極度瀕危「巴氏銀鮈」 台積電中科廠生態池加入備援棲所

轉移大里旱溪庇護池之巴氏銀鮈進行分散庇護,確保回放族群數量穩定。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攜手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進行巴氏銀鮈在烏溪分布熱點的水路監測,每逢枯水期當流路長度小於20公尺、水深低於20公分時,立即啟動人工撈捕緊急救援機制,依照水體穩定度將魚隻暫置於鄰近湧泉水域或轉移至域外臨時庇護所進行暫時性庇護,待水況穩定後再回放烏溪原生棲地。近年與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合作,於大里映彩湖滯洪池旁設置旱溪排水生態池,成為穩定的域外庇護場所。旱溪庇護池環境穩定、設施完善,已成為成功照養與繁殖巴氏銀鮈的重要基地。

自113年起,該分署成功自野外營救約70隻巴氏銀鮈,在旱溪庇護池自然繁殖下,截至114年初已回放超過700隻至烏溪,顯示該庇護池扮演重要的穩定族群功能。為因應未來極端氣候帶來的枯水年挑戰,該分署持續評估擴充域外庇護據點,期提升庇護量能、分散暫養風險及穩定族群規模,於今年3月與台積電、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及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簽署保育合作備忘錄,展開跨部門合作。

本次啟動台積電中科廠區庇護池即為該四單位合作的首波行動,該庇護池將作為巴氏銀鮈域外庇護備援棲所,將旱溪庇護池之繁殖個體與野外救援魚隻移置至台積電中科廠區生態池,由該公司受訓之專業人員負責執行水位與水質監控、魚隻監測、外來種移除及環境維護,並定期向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回報魚隻數量。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期待透過多點式庇護機制,建立巴氏銀鮈穩定的族群結構,未來也將視環境與族群狀況評估回放至筏子溪等支流,擴展其分布區域,進一步落實物種復育。

更多新聞推薦

中選會拍板「重啟核三公投」8/23投票 周春米:嚴厲譴責藍白立委不負責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