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岳明國中小2019年以「樂觀小帆手‧海洋台灣夢」計畫,讓32 位小帆手完成跳島環航台灣1500多公里的創舉,如今再度發起「攜手共創‧航向蔚藍」計畫,串聯臨海與離島36所學校460位親師生,於今年暑假以28天的接力方式,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小帆手練習拉繩升帆。(圖∕陳木隆攝)


這項籌備4年的計畫獲得產官學界高度的肯定,27日在頭城烏石港遊艇碼頭舉辦行前記者會,說明計畫初衷與目的,放映活動預告片,進行贊助企業與基金會捐贈儀式,並由海岳國際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謝智謀為小帆手們授旗。


主辦單位還引導出席來賓前往泊船區,介紹執行計畫的「光腳號」、「阿莫號」兩艘大型帆船,特別讓眾人登船試乘,小帆手們更在甲板上就位,體驗拉繩升帆的動作,為出航暖場。



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為小帆手們完成授旗。(圖∕陳木隆攝)


岳明國中小校長黃建榮表示,此行將「光腳號」、「阿默號」打造成「海洋永續行動學校」,7月5日從蘇澳港啟航,以28天完成航向偉大航道的夢想。參與航海的師生,都將學習海洋公民科學家,進行海漂垃圾、海水表面塑膠微粒、海水酸鹼度、溶氧量等調查,為台灣周遭的海洋進行健檢,了解海洋面臨的問題,全員也要力行「無痕海洋」守則,從自身做起保護海洋。


黃建榮指出,期待透過這項計畫,打造海洋教育行動學習大聯盟,串聯社會各界關心海洋永續與偏鄉教育的大手,牽起偏鄉離島小校的小手,一圓海洋之子的航海夢想;也希望藉由實際的航海交流與共學,認識海洋、向海學習,一起守護海洋,擁抱海洋母親,喚醒海洋子民的意識,找回海洋民族勇於冒險、不畏艱難的精神、文化與自信。



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參觀「光腳號」和「阿莫號」並登船試乘。(圖∕陳木隆攝)


這項計畫不僅獲得教育部國教署、海洋委員會海保署、海巡署、國家海洋研究院、宜蘭縣政府、蘇澳鎮公所的支持與指導,也受到海岳國際教育基金會、見賢思琪教育基金會、張榮發基金會、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寶島眼鏡公司、法國電力再生能源公司等基金會與企業的贊助。


參與同航的36所學校為:宜蘭縣岳明國中小、南安國中、南安國小、育英國小、士敏國小、頭城國中、人文國中小、蓬萊國小、南澳國小,基隆市港西國小,新北市野柳國小、石門國小,台北市和平實小、永建國小,連江縣東引國中小,金門縣古寧國小、安瀾國小,澎湖縣合橫國小、文光國小、風櫃國小、望安國小、七美國小、雙湖國小,苗栗縣竹南國中,彰化縣芳苑國小、草湖國中,台南市西門實小,高雄市汕尾國小、舊城國小,屏東縣白沙國小、琉球國小,台東縣椰油國小、蘭嶼國小、綠島國中、長濱國中,花蓮縣新社國小。



岳明國中小串聯36校460親師生 7/5揚帆挑戰1939公里航海壯舉

▲從蘇澳港出航後,預定泊靠港口。(圖∕取自岳明國中小資料)


此行從蘇澳港出航後,以逆時針方向跳島繞行台灣一周 ,全程1939公里(1047海浬)。沿途停靠頭城、基隆、淡水、東引、金門、彰化、澎湖、望安、七美、台南、高雄、小琉球、墾丁、蘭嶼、綠島、長濱、石梯坪、花蓮等港口,將環繞臺灣四周如珍珠般的離島串聯起來,希望串起在寶島生活的每一個人與海洋的關係,共同守護賴以為生的海洋母親,建構永續海洋國家。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