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永續週「蟲欣返校」開展 發表「蝴蝶步道」成果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一年一度「永續週」今(20)日舉行開展典禮,此次主題「蟲欣返校」發表「蝴蝶步道」10年耕耘成果,包括師生、樂齡志工參與棲地維護、蝴蝶蜻蜓生態調查、植物調查等,不僅體現鏈結在地,與社區共榮共好精神,也是宣示校方推動「綠色大學」以及「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做的努力。活動自即日起至24日,地點在學生活動中心中庭,歡迎前往觀賞。

高雄大學永續週「蟲欣返校」開展 發表「蝴蝶步道」成果

校長陳月端帶領主管出席活動表達重視與支持表示,高大是生態永續校園,校方長久以來推動多項守護生態作為,包括復育蝴蝶生態步道、黃鸝保育計畫,以及響應政府「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2050)」政策,推動「綠色大學」6大努力方向。

高雄大學永續週「蟲欣返校」開展 發表「蝴蝶步道」成果

其中,復育蝴蝶生態步道今年正式邁入第10年,當時(2014年)攜手「高雄市蝶會」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高雄大學濕地招豐引蝶保育計畫」獲得補助,開展一系列蝴蝶調查、生態守護志工培訓活動,這片都市中的實驗性蝴蝶棲息地逐漸形成,並進一步延伸黃鸝等鳥類調查,不僅促進生物多樣性,也串起高大教職員生與與社區民眾緊密連結。目前步道已達300公尺並持續推進,最終將串成環狀(步道)。

陳月端強調,高大發揮大學社會責任,2022年永續週典禮上,全校師生共同響應政府推動「2050淨零排放」政策並即知即行,依照「綠色大學」規劃努力執行,隔(2023)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ISO14064-1認證」,且持續進行各種管理政策,包括利用空間增加太陽能光電板設置、汰舊換新老舊耗電設備、廣植綠色碳匯及發展綠色交通。未來,隨著售太陽能光電合約到期轉為校內自用後,預計將實現碳中和。

為呼應即將到來的5月22日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今年的永續週以「蟲欣返校」主題,設計系列活動及課程,包括邀請中小學師生到校參加環境教育體驗,透過展示校園中環境與蝴蝶生態的變化,也結合蝴蝶步道的現場導覽,並強調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圖/高雄大學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