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魠魚全養殖新突破!農業部人工養殖技術獲國際期刊認可
記者/葉佳欣報導
農業部水試所於土魠魚人工養殖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培育出養殖期逾600天、體重達6至7公斤,並觀察到成熟的卵巢與精巢。此項創新技術更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認可,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國際水產養殖》(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為水產養殖產業開創嶄新里程碑!該技術之成功突破,將有助於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競爭力。

土魠魚肉質鮮美,年節期間單尾售價上萬元,但受過度捕撈與氣候變遷影響,漁獲量從2002年的6,600公噸銳減至2023年僅522公噸。
水試所在2023年5月成功孵化土魠魚受精卵,創下「魚苗人工養殖存活50天」的世界紀錄。水試所指出,經過研究團隊不斷改良餌料配方與調整養殖環境等,已經克服土魠魚游速快、易互相衝撞、跳池等挑戰,讓魚苗適應陸上養殖池環境,順利成長。

水試所強調,目前培育的土魠魚體長70至80公分,部分樣本已出現精巢、卵巢發育,具備養殖池中的種魚培育潛力,將持續精進這項突破性技術,往完全養殖的目標大步向前。
〈土魠魚全養殖新突破!農業部人工養殖技術獲國際期刊認可〉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最懂妳的女性風格誌》。
- 記者:葉 佳欣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