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刀、住院陷缺藥危機 藥師公會籲:政府應檢討藥價制度

開刀、住院陷缺藥危機 藥師公會籲:政府應檢討藥價制度

隨氣候變遷、美中貿易戰及烏俄戰爭等全球性因素影響,台灣面臨「五缺」挑戰外,據藥師公會表示,健康權益的藥品,也面臨危機。近日有多家醫院反應,用於各類手術、透析(即俗稱「洗腎」)及民眾住院皆必須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等部分輸液出現缺藥,導致各大醫院開刀、住院都出現困境。

藥師公會指出,詢問食藥署得知是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稽查認定違反PIC/S GMP,遭食藥署勒令關廠,然而其生產部分藥物占國內市場高達七成,衛福部藥品供應資訊平台上所列替代廠商,部分雖有藥證但無實際生產,即使仍有生產,產能也無法立即補足缺口,更有部分被列為戰備物資輸液如0.9% NaCl與Irrigation 0.9% N.S及Sterile Water,導致本次其遭勒令關廠時,出現缺藥危機,顯見目前政府對於缺藥議題,並無有效應對政策。

藥師公會說,當務之急是要盡速透過專案進口、協調並輔導國內廠商供貨等方式補 足缺口,並在健保給付方面給予適當彈性,以度過本次缺藥危機。更應全面檢討我國健保核定藥價制度下導致的系統性問題。有鑒於我國年年增長的健保預算,我國自2013 年起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然而年年「砍藥價」的結果,導致部分藥品核價過低,部分藥廠即使持有藥證也不願生產,部分藥廠 偷工減料也時常發生,進而導致寡占甚至獨占市場之情形,若該藥廠供貨不及就會發 生缺藥或斷藥危機。

藥品,是醫療機構協助病患對抗疾病的戰略物資,並非一般商品,尤其如本次影響各類醫療行為之輸液,政府應建立市場監測、輔導機制,不應將此種攸關國人生命、健康權益的「雞蛋」放置於同一籃子(藥廠)裡。

藥師公會呼籲,本次缺藥,不僅是我國因健保核價制度不當所生問題的冰山一角,亦凸顯衛福部無法實際解決缺藥問題。政府應儘速實施藥費獨立總額制度,讓醫、藥費用脫鉤,並檢討健保藥價核價制度、建立藥品市場監測、輔導機制,使藥品能有合理的健保價格,以避免此種少數藥廠壟斷部分藥品市場而導致的缺藥危機,保障攸關國人生命、健康「有藥用」的權益。

(熱門點閱:【520就職典禮】陸軍CH-47SD直升機吊掛國旗飛越 國軍樂儀隊操演奏原台客語歌曲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