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110種未受法令保護受脅植物 棲地破壞劇烈 禁不起人為採集 (7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隨著強颱腳步逼近,中央山脈「護國神山」的價值再度熱門。以保育的立場來看,它確實保護了台灣野生物重要的基因庫。然而,光是保護中央山脈保育軸仍不足。4月發布的台灣 詳全文塑膠盛產和氣候變遷有關?石化副產品讓地球越來越熱 (7 年前)
文:孫瑋孜(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零廢棄研究專員) 在過去五十年內,全球的塑膠產量增加了二十多倍,塑膠生產(包含生產過程的排碳以及塑膠產品本身的碳足跡)的碳排放量已經佔了全球碳排放量的6%,碳排 詳全文
沈重的存在,是要讓我們更勇敢 ‒ 關於回收的真實價值 (7 年前)
綠藤生機 總有更好的方式對待自己,和我們存在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竭盡一己之利將廢棄物回收之後,是被好好再利用、還是進入焚化爐,並不一定可知。但只要是持續堅持有意義的事,好事也會默默在另一個地方 詳全文
體壇掀起環保熱,10個綠色行動方案帶你看 (7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吳宜靜 編譯 從深入海底收集垃圾的潛水員到沿路撿拾廢物的慢跑者,運動員、體育愛好者和體育性社群正聯手對抗塑膠污染,應對毒害海洋的塑膠污染問題。 聯合國環境署與英國政府密切 詳全文
用新創精神做環保,立委許毓仁的跳tone人生 (7 年前)
2018年06月19日,鄭伊琇報導,吳宜靜攝影 從高雄夜市人生到美洲壯遊,看見現實與環保之間的可能 「我是在高雄六合夜市長大的孩子,所以對於台灣底層的社會結構與它生猛的活力,感受特別強烈。尤其是關乎『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