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健康與心理健康有何不同? 職能治療師教從「5面向」探索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重視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康,而靈性健康是什麼?跟心理健康一樣嗎?
靈性健康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有助個人達到更全面健康狀態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廖研蒲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靈性生活品質量表(WHOQOL-SRPB),靈性的範疇包含生活意義、信念、希望、感恩及內在平靜等。「生活過得有意義、有目標」就是靈性健康的一種展現,而心理健康則偏向心情、情緒及壓力方面的安適,研究顯示心理健康與靈性健康經常互相影響,兩者都是職能治療師對於一般民眾、亞健康族群及傷病者之健康促進的目標。
職能治療師觀點看靈性 從思考5面向
靈性的核心是「意義感」,而意義感反映在人與時間、自我、他人、外在環境及上天的連結。因此,要滿足生活意義感,由職能治療師觀點可以從五個面向來思考:
1.我與時間
時間的範圍宏觀至人生階段、微觀至日時分秒。我過去的人生帶給我什麼意義?我希望我現在及未來的人生如何過才有意義?我希望每年、每月有多少假期可以享樂?我希望每週、每天有多少時間可以獨處?我希望幾點睡、幾點起床才能滿足健康或渴望的生活?
2.我與自我
自我的範圍可能包含個性、價值觀、信念、目標、角色、興趣、習慣及身體意象等。我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喜歡現在的自己嗎?我不喜歡自己的哪些特質?我怎麼跟自己和平共處?我如何更愛自己?我期待成為什麼樣的人?
3.我與他人
他人是指生活周遭的人、人際關係或社交。我期望跟家人、伴侶、同學、朋友、同事、鄰居、陌生人等人各自有多緊密的關係?我喜歡多常與他人碰面?我有多需要與他人聊天?我想對哪些人表達感謝?幫助他人讓我覺得有意義嗎?
4.我與外在環境
外在環境包含自然、動植物與人文環境。親近大自然對我重要嗎?我想要跟寵物或植栽一起生活嗎?我欣賞文學、音樂等藝術的美嗎?我重視居住環境的哪些條件?我偏好哪種交通方式?國際、政治與社會時事是我關注的事嗎?
5.我與上天
上天是指一種更高的存在或各種宗教信仰中的神或神聖個體。我期望我與上天的關係為何?我相信有神的存在嗎?我的命運是受到上天的安排嗎?
促進靈性健康 日常這樣就能做到
廖研蒲職能治療師分享,使用以下方法,或許可讓人與時間、自我、他人、外在環境及上天有機會處於和諧的狀態,並增加生活意義感以促進靈性健康:
●列出想達成的生活目標及實際要做的事
●寫日記或安排時間反思自己的生活意義
●進行生涯探索或生涯規劃相關卡牌活動探索自己的內心
●透過正念冥想或拉筋伸展專注在自我
●與重要的親友或伴侶聊聊彼此的人生
●適時傳訊息或寫卡片表達對他人的感激
●安排休息放鬆、接觸大自然的時間
原文出處:國泰醫訊 283期
【延伸閱讀】
感覺快累垮了!錯過訊息就恐懼、焦慮? 研究警告:小心你的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