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醫院BOT案啟動 專家建言:以醫療專業思維打造頂尖醫療服務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醫院管理專家劉興寬建議,市府要用醫療專業的思維和科學的決策方法引進頂尖的醫學大學來為市民服務。
桃園市立醫院選定在八德區霄裡公園的地點之後,緊接著最關鍵的重頭戲就是選擇民間合作機構BOT案的展開。桃園市政顧問、醫院管理專家劉興寬指出,依據「桃園市政會議市長指示的方向暨滿足桃園市民需求」這兩個原則來看,下列事項值得BOT案主辦單位深思:
1. 市立桃醫要選擇國內最頂尖的醫學大學合作,引進最卓越的醫療團隊和技術,以準醫學中心(區域教學醫院)的位階(未來朝醫學中心邁進)來服務市民並充分與市內各級醫院、診所、衞生所、長照機構密切且充分地合作,作好分級治療和轉診。並且有能力引進醫學中心最先進的細胞療法、幹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心臟血管、慢性病⋯⋯等最先進的治療技術。
2. 設立24小時的急重症急診服務,包括兒科婦產科急診、腦中風、心血管急診、內科外科骨科急診、意外及災害事件急診⋯⋯等。
3. 同時設立市民最需要的長照服務,包括住宿式長照病床(希望能夠有300床以上才能夠滿足市民的需求)、日間照顧、居家服務⋯⋯等項目,並成立老人醫學(高齢醫學)整合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以達成市長和市民所想要的「醫養合一」需求。
4.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因此,期盼未來市立桃醫能夠引進AI人工智慧醫療設備及各種最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以提高病人安全及療效。若由於先進的醫療設備價格高昂,必要時市政府及企業界可予以協助。
5. 對於弱勢族群或山區沿海地區居民暨婦幼族群在醫療、安養、飲食及營養教育⋯⋯等方面應有妥善的輔助規劃。
6. 市立桃醫在整個醫養園區的建築物方面,均達到黃金級的綠建築、低碳建築和智慧建築⋯⋯等認證,符合ESG的標準。同時興建員工宿舍、病人散步的療癒花園、便利商店、超級市場、醫療用品店、餐廳⋯⋯等。
7. 桃園市醫目前就已經要有短期、中期、長期的10年、20年、30年的規劃,如同市長說的,我們看事情是要看到下一個世代。因此,市府團隊已經可以進行評估在那個適當的地點設立二所以上的分院,規劃分院營運的模式及任務,除滿足該區的醫療需求之外,並有婦幼及高齡整合醫學等特色醫療,且和位於八德區的市立桃醫總院互相配合,以增強桃園市醫院的經濟規模和競爭力並滿足全體市民的需求。
8. 由市醫和各區衛生所配合各區的資源,加強市民及大中小學生健康衞生教育,作好全體市民的預防醫學、健康管理及健康促進,以提升全體市民的體能、健康和平均壽命。
9. 與各工廠、企業密切合作,定期健康檢查,落實執行勞工健康管理。
劉興寬表示,市立桃園醫院運用BOT的方式興建,固然是爲了藉由民間的專業、技術、人才和資金,並由民間承擔風險來完成公共建設,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但是,為了未來市立桃醫能夠提供良好的服務的品質並引進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儀器,且避免市立醫院BOT之後,無法配合及兼顧市政府的社會福利或是公共衛生及市民健康⋯⋯等政策,或是在醫療技術方面僅成為一般區域級醫院的普通醫療能力⋯⋯等可能的缺點。
桃園市府現在就可以在BOT的契約方面用心作好準備的工作,並嚴選最頂尖的醫學大學來合作BOT案,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桃園市醫服務市民的初衷。畢竟,市立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和市民全家珍貴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比一般的市政建設需要投入更多的醫療專業思維。
更多新聞推薦
● 冷氣團減弱稍回溫 迎風面有雨留意較大雨勢- 記者: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