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老屋有危險嗎? 首先諮詢公私部門

自家的老屋有危險嗎? 首先諮詢公私部門

文/王奕淳



醫療科技發達將人類壽命延長,卻也加劇人口老化情形;早時落成的新建物經年累月,如今也成了舊房;在此「雙老」現象日漸凸顯的台灣,不禁讓人擔憂,如何在地震這類天災發生之前,為高齡長者們做些甚麼,避免往後遭逢意外催生悲劇。



每每遭逢地牛翻身,居住在老舊房屋的王老先生,因行動不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室內擺設,因著天搖地動而恣意擺盪,卻束手無策;頓時,王老先生就像是突然被拉進一場賭局現場,只是一般的賭局,賭的是錢財,大不了荷包變得乾癟;相較之下,這些臨時被迫與地牛對賭的賭局,其籌碼一直都是多少金山、銀山也買不到的性命。



正是因為這樣,民眾想為自己的老屋重新搭建的念頭愈來愈深,但無奈法規用字文謅謅、建築營造相關知識也有看沒有懂,最後兩手一攤。



自家的老屋有危險嗎? 首先諮詢公私部門
示意圖。圖片PEXELS提供


善用公私資源解決疑慮



但現今社會其實有許多資源可供利用。當民眾看到自己住家牆壁上突然出現裂痕,或是意外得知哪裡開始漏水時,即便不確定是否屬於都更危老範疇,也依然可以向各地方政府的都更相關窗口諮詢,如雙北各自的住都中心、桃園的住宅發展處,或是各地方政府負責相關都市更新的單位等。



或是民間的都更諮詢工作站,甚至是由八家公股行庫共同成立的台灣金融都更公司等,這些單位都可藉由過去的實務經驗,為想要重建的民眾提供幫助。



事實上,根據內政部以屋齡達30年以上為標準,統計國內老舊房屋數量,在2014年第2季至2023年第2季之間,老屋數量從335.5萬戶來到483.8萬戶,若依9年增加約128萬戶的速度推算,恐怕在不久的未來就會突破500萬戶大關。



除了目前國內面臨老屋遍布困境之外,高齡化的社會問題也早已存在多時。65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預計於今(2025)年高於20%,達到超高齡社會的狀態,而如今就有將近118.4萬戶,是僅有高齡長者居住的住宅,其中又以獨居長者為主,占比高達約8成。老人、老宅的「雙老問題」警報大作,更加劇了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緊迫性。



責任編輯/王奕淳



註:完整文章見住展雜誌501期



延伸閱讀:
都更危老刻不容緩全國已核定5千餘件
讓利,讓企業業績翻倍成長 品嘉建設用創新 打開都更危老新藍海
危老再添好消息 彰銀砸45億元重建




自家的老屋有危險嗎? 首先諮詢公私部門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自家的老屋有危險嗎? 首先諮詢公私部門



最新房產新聞
人氣房產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