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該改了?林伯豐倡議「非碳家園」穩定電價
台灣電價節節上升,企業主與消費者紛紛感受到壓力,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近日警告,電價可能每年都會上漲,這不僅衝擊企業營運,更將推升民生物價,他呼籲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將「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優先減少燃煤與天然氣使用,並重啟核能發電,確保電價穩定。
台灣電價節節上升,企業主與消費者紛紛感受到壓力,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近日警告,電價可能每年都會上漲,這不僅衝擊企業營運,更將推升民生物價,他呼籲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將「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優先減少燃煤與天然氣使用,並重啟核能發電,確保電價穩定。
[caption id="attachment_165164" align="aligncenter" width="1792"]
電價飆漲衝擊產業,林伯豐認為若不改政策,企業將難以生存。圖片來源:AI生成[/caption]
更多新聞:隱私、效能、成本一次搞定 甲骨文雲端為AI新創提供最強後盾
電價四年來大漲66% 企業負擔加重
根據台電數據,自2022年以來,台灣電價已調漲四次,平均從每度2.58元升至4.29元,累計漲幅高達66%,林伯豐指出,這使得企業用電成本增加,影響獲利,甚至可能導致部分產業出走,他憂心表示:「若不調整政策,電價恐怕每年都會繼續漲!」
以製造業為例,高耗能產業如半導體、鋼鐵、塑化業,電費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可達20%以上,電價上升後,這些產業將面臨競爭壓力,甚至影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台灣的電從哪裡來?
目前台灣的發電結構以天然氣和燃煤為主,核能與再生能源則占比較小。
- 燃煤發電(約30%):雖然便宜,但污染嚴重,政府計畫逐步淘汰。
- 天然氣發電(約50%):雖然碳排放較低,但價格昂貴且依賴進口,國際價格波動影響巨大。
- 再生能源(約15%):主要來自太陽能與風電,但因天候不穩定,發電效能有限。
- 核能發電(不到10%):發電成本低且穩定,但政府計畫全面淘汰。
林伯豐指出,目前政府為了推動「非核家園」,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卻導致電價上升,他建議應轉向「非碳家園」,也就是降低燃煤與天然氣的使用,並適度增加核能發電比例。
核能是解方?專家建議再評估
根據台電的資料,每度核能發電成本僅為1.09元,遠低於天然氣的5元以上,此外,核能發電穩定,不受天氣影響,也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是目前許多國家重新評估的能源選項,然而,台灣長期以來對核能存有疑慮,主要來自安全考量,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民間反核聲浪高漲,政府因此加速推動「非核家園」,但近年來,包括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開始重新擁抱核能,認為它是實現淨零碳排的重要解方。
電價上漲不僅影響企業,也可能牽動民生物價,冷藏食品、餐飲業、百貨公司、房東的用電成本增加後,最終都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讓日常開銷變得更昂貴,夏天將至,民眾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電費帳單」,如果電價持續上調,未來吹冷氣可能成為奢侈行為,此外,房東的公電成本增加,可能讓租金也跟著上漲,對租屋族形成雙重壓力。
台電表示,電價調整遵循「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的原則,因此調漲主要針對企業用電大戶,而住宅用電仍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不過,長期而言,台灣仍需面對國際能源價格上漲與發電成本提升的現實,目前政府計畫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但受限於台灣土地面積、天候變化及技術發展,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化石燃料,專家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視核能發電的可行性,以降低對昂貴天然氣的依賴,確保台灣電力供應穩定與價格合理。
這篇文章 「非核家園」該改了?林伯豐倡議「非碳家園」穩定電價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鄧天心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