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共築韌性!自主防災社區韌性工作坊
(記者謝新鈕/南投報導)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於(21)日攜手慈濟基金會共同舉辦「114年強化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自主防災社區韌性工作坊」,邀請地方政府、土石流防災專員、自主防災社區成員、慈濟志工及防災士等共同參與,透過跨領域討論、情境模擬實務操作,深入探討社區防災關鍵策略,推動更全面且可行的自主防災機制。
自主防災社區韌性工作坊討論過程。(農村水保署提供)
防災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跨域合作的成果。本次工作坊特別聚焦於公私協力、區域聯防等議題,邀請來自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及社區組織的代表,分享成功案例,並探討政府如何與企業、NGO及在地社區整合資源,建立長期且穩定的合作機制。與會者透過分組討論,就公私協力、區域聯防、弱勢族群、多元參與及防災推動策略精進等議題進行討論,激發出各領域議題具體策略,有利於各界推動自主防災參據。
慈濟基金會劉秋伶組長分享慈濟防災工作推動經驗。(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村水保署表示,除了議題討論與經驗分享,工作坊還設計了境況模擬實務操作,讓與會者透過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擬不同類型社區(如都市型、深山部落)在面對土石流、大規模崩塌或地震後二次災害等不同災害情境時,如何擬定災前整備、災中應變、災後復原等具體行動計畫,並藉由參與者來自不同領域,激盪出公私協力與跨域合作防災行動計畫,將理論轉化為可落實的策略,讓社區更具行動力。

韌性工作坊大合照。(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村水保署指出,自主防災政策的推動與落實,是提升防災韌性的關鍵。農村水保署推動自主防災至今已累積20年豐富經驗,但面對氣候變遷下災害風險,政策仍需不斷調整與深化。本次工作坊不僅提供政府與社區對話的平台,更透過實際操作,讓與會者思考如何克服執行上的挑戰。農村水保署將彙整各組討論成果,製作防災具體策略,提供政府與社區參考,作為未來自主防災推動的重要智囊。
防災不只是政府的責任,而是全民參與的行動!未來,農村水保署將持續推動社區自主防災行動,強化社區與志工的合作,共同提升社會的防災韌性。透過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及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期望打造更具韌性的社會,讓每個社區在面對災害時都能從容應對,確保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 記者:三星傳媒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