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國手參賽權益會談 出場費、保險已有方向

籃協與職籃工會今天持續協商國家隊權益會談,其中受到外界矚目的出賽費、保險已經有方向,只差細節待確認,有機會在下次會議談妥參賽協議。

對於未來台灣男籃組訓,中華民國籃球協會與台北市職業籃球員職業工會今天召開第3次「國家隊選手參賽權益會談」,並逐條討論職籃工會提出的12項訴求,雖然在球員出賽費、參賽保險仍有細節待確認,但雙方皆認為,有機會在下次會議簽訂參賽協議。

針對出賽費部分,在上次會議中,職籃工會提出正式國際賽事(FIBA世界籃球總會、國際奧會等主辦的正式比賽),球員必須得到每場新台幣1萬元的出賽費,商業性質非正式國際賽事則為每場2萬元,若無販售門票且無電視轉播為每場1萬元。

今天出席會議的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表示,經過內部評估後,希望之後再來討論正式國際賽事,目標先瞄準7月瓊斯盃,因此這次討論重點以商業性質非正式國際賽事為主,並提出每場5000元的出賽費,「考量籃協收支平衡情況下,給予選手最大尊重,將來若收益不錯可以再調整。」

對此職籃工會的辦公室副主任葉子彧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完全理解籃協的為難,會再進行內部討論,現階段有機會接受,「有一個開頭對整個環境更重要。」職業工會常務理事呂政儒則提到,想要的並非一個數字,而是可以對話的方式,「今天有好的開始,有標準架構才能往更多方向突破。」

至於在保險方面,籃協指出,目前僅有1家保險公司願意承保運動員的失能險,而現在市場沒辦法提供職籃工會建議的身故保險金1600萬、實支實付醫療保險金70萬、暫時失能險最高70萬(最低20萬)及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救援費用各100萬,不過強調如果能承保,額度絕對是愈高愈好。

職籃工會則表示,在教育部體育署能夠補助運動員失能保險給付情況下,願意與籃協一起開發合適的保單,並期望暫定於6月21日舉行的第4次協商,能夠有明確的結論。


最新體育新聞
人氣體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