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我們何時能走出青春愛情的輪迴——《月老》
《月老》包裝了新的世界觀(需要靠月老這份工作累積陰德才能投胎成人),融合特效、輕快節奏和一些編舞,讓電影開場有一種流暢感,也讓神明(月老)的「人」性更加凸顯,開啟故事的可能。
這部片除了特效技術,本質上還是九把刀最擅長的青春愛情故事,雖然電影耗費許多篇幅在反派鬼頭成的復仇上,試圖開啟關於「善、惡、執念、放下」等更深一層的討論,卻力有未逮,反而削弱了愛情故事的共鳴。
我滿喜歡電影時不時的幽默感,例如厲鬼廣告把「不入輪迴,永不超生」、「要報仇前請忽略此公開說明書」的警語寫得極小,讓人感受到「連鬼都騙」的荒謬和無奈,保持電影的節奏性,可惜人物的刻畫上有許多限縮。
男主角阿綸沒有什麼驚喜和懸念,就是九把刀筆下(或是他自己)最常歌頌的傻氣中二男孩、為了愛情勇往直前的人物。女主角Pinky的人物設定討喜,活潑、瘋狂、任情任性,讓人不自主地與她同一陣線,但被男友謀殺致死的痛苦過往被排氣管的惡作劇輕輕帶過,不夠有說服力,與過往更有層次的和解才能使Pinky立體。
小咪的角色了無新意,只是九把刀筆下慣有的功能性角色,為了襯托男主角的深情而生,看到這樣的表演特別不耐,「那些年」、「等一個人」的影子揮之不去,重複的愛情操作是對真心的消耗。馬志翔飾演的鬼頭成十分用力,但編劇的缺陷阻礙了他打動觀眾的機會,恨意是真的,想復仇也是真的,但為什麼是五百年後的現在?這些輪迴的仇人並沒有在這一世過得特別好,也不是這些人第一次「遺忘」,何以現在的恨會如此強烈?其他牛頭馬面也與他無冤無仇,怎麼就能選擇犧牲他們?或鬼頭成生前是否還有其他經歷,記得仇人們以前對他好的時刻?諸多細節都有待鋪墊,才能讓最後放下仇恨的橋段不那麼突兀。此外,曾經給過鬼頭成機會的閻羅王是否對他還有其他的指點(而不只是穿著狼狽晃來晃去)?方方面面都是未竟之處。
整部片最讓我動容的反而是阿魯(沒錯,是狗),不僅因為阿魯貫串角色成長、戀情,甚至陰陽,更是因為阿魯是整部電影最真誠的存在,無須言語、無須說明,只是真誠的陪伴。
綜觀全片,想要開啟世界不同面貌的野心很好,好好地說一個故事才是關鍵,如何拿捏作品的比例是最困難的事情。但至少,讓我們一起走出青春愛情的輪迴吧,在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裡,我們要練習長大。
作者/季竺怡
IG「樂遊原(@leyou_yuan)」共同經營者。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副刊/我們何時能走出青春愛情的輪迴——《月老》
延伸閱讀:
- 記者:副刊編輯
- 更多娛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