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存款飆破14.5兆元 利率高檔連3月寫新高

外幣存款飆破14.5兆元 利率高檔連3月寫新高

國銀外幣存款再攀高!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2024)年4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已突破14.5兆元大關,達到14兆5,002億元,連續3個月「月月寫新高」。累計今年1~4月大增4,756億元,刷新史上同期次高,僅次於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時,當年1~4月激增7,082.5億元。

預期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延後,使得利率維持高檔,除了國內存戶持有外幣存款意願高,同時國銀不斷祭出美元優存利率搶資金,各銀行普遍都有5%水準,以致國銀的外幣存款持續墊高。

金管會指出,與去(2023)年4月相比,國銀外幣存款上升7,963億元,年增幅5.8%,創近8個月新高,雖略低於去年同期增幅7.5%。但主要是因基期因素、美元升息及升值幅度趨緩所致。

4月底外幣存款較去年同期增加前三大銀行,中國信託及台北富邦是因客戶收到貨款,而星展銀行則因併購花旗銀行消金業務,3家銀行的外幣存款分別年增2,049億元、1,517億元及1,293億元。

從外幣存款餘額角度來看,截至今年4月底,前五大外幣存款行,金額都達到兆元以上,是史上單月最多家登上「兆元」。依序為中國信託的1兆4,560億元、兆豐銀行1兆1,862億元、台北富邦1兆1,284億元、臺灣銀行1兆325.6億元、玉山銀行1兆104億元,其中臺灣銀行超車玉山銀行成為第四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加入匯率因素,以4月底美金匯率32.542元換算,美元計價的外幣存款其實不增反減,4月底外幣存款餘額是4,456億美元,4月續減17億美元,為連續2個月衰退,累計1~4月減少107億美元。

對此金管會解釋,4月美金計價的外幣存款量持續衰退,原因包括客戶支付貨款、財務操作及資金調度,如各企業戶開始因應配發股利而將美元存款,改為配置新台幣存款,以致壓抑外幣存款量能,且也發現部分企業戶將外幣存款轉向投資高收益海外債的情形。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