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接受牙周再生手術拯救嚴重牙周病患齒,術後一定要做的事


【有影】接受牙周再生手術拯救嚴重牙周病患齒,術後一定要做的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台北報導


台灣有高達9成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病因是牙菌斑在牙齒周圍累積,它會造成齒槽骨破壞,形成牙周囊袋、牙齦發炎。當牙齒周圍的地基流失後,會導致牙齒鬆動,末期嚴重者可能使牙齒脫落。在第一階段非手術的牙周病治療後,若條件允許,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進入到第二階段牙周病治療,其中一類就是牙周再生手術。


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牙周病暨植牙專科醫師葉立維表示,牙周再生手術是指重建因牙周病所喪失的牙周組織。當齒槽骨的破壞比較深時,可能需要使用生物材料填補缺損區域後再覆蓋再生膜在牙齦和齒槽骨之間,目的是避免表皮細胞長進希望齒槽骨或牙周組織生長的區域,引導齒槽骨或牙周組織在此空間重新生長,牙根表面再建立新生的牙周組織。



葉立維提醒,接受牙周再生手術後,需注意以下6點。第一,術後冰敷以減低術後的腫脹與不適,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口服藥;第二,應避免進行劇烈的口腔運動,如強烈吹氣、漱口或打噴嚏,以防止血塊移位或脫落;第三,在恢復期間,應避免在有縫合的手術區域刷牙,通常醫師會建議暫時使用漱口水清潔傷口。


第四,避免過硬或過熱的食物,以免影響傷口穩定和手術成效;第五,勿吸菸,會影響口腔的血液循環,和延遲傷口癒合;最後,依照醫師指示追蹤傷口恢復狀況,確保手術區域正常癒合。



【有影】接受牙周再生手術拯救嚴重牙周病患齒,術後一定要做的事


葉立維補充,牙周再生手術是有效的。但醫病雙方的合作非常重要,且必須持續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才能達到可預期的手術效果。


照片來源:當代牙科醫療體系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醫師曝牙周病統合治療3步驟 搭配個性化治療效果更佳


【有影】適時拔除智齒好處多多 膠原蛋白填充有助傷口癒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